則承諾增持
3%。雖然這對於穩定股價有一定的幫助,但遠遠不足以阻止行業巨頭的惡意收購。
“李總,華創資本和天宏集團願意增持的股份有限,我們還需要想其他辦法。”財務總監無奈地說道。
李軒陷入了沉思,片刻後,他說道:“啟動毒丸計劃的準備工作。一旦對方的持股比例達到一定程度,我們就實施毒丸計劃,增加他們的收購成本。同時,繼續與其他潛在的投資者溝通,爭取更多的支援。”
毒丸計劃是一種反收購策略,一旦公司被惡意收購達到一定比例,公司現有股東可以以極低的價格購買公司新增發的股票,從而稀釋收購方的股權比例,增加收購成本。法務部門和財務部門迅速開始準備毒丸計劃的相關檔案和手續。
然而,就在李氏集團緊鑼密鼓地準備實施毒丸計劃時,行業巨頭似乎察覺到了李氏集團的意圖,他們改變了策略,開始在輿論上造勢,聲稱李氏集團內部管理混亂下滑,業績,試圖進一步動搖股東信心。
“李總,行業巨頭在媒體上釋出了很多關於我們公司的負面報道,說我們公司面臨多重危機,已經無法應對,惡意收購是為了拯救公司。很多股東看到這些報道後,又開始動搖了。”公關部經理焦急地說道。
李軒憤怒地一拍桌子,說道:“他們這是顛倒黑白!公關部門立刻釋出宣告,反駁這些不實報道,展示我們公司的真實情況和應對危機的能力。同時,法務部門收集他們造謠的證據,準備起訴他們。”
公關部門迅速釋出宣告,列舉了李氏集團在應對危機過程中的各項積極措施和取得的進展,強調公司的實力和發展前景。法務部門則開始收集行業巨頭造謠的證據,包括相關報道、社交媒體言論等。
在這場資本市場的激烈博弈中,李氏集團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行業巨頭的惡意收購、輿論的負面報道以及股東信心的動搖,都給李氏集團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李軒深知,接下來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稍有不慎,李氏集團就可能在這場風暴中失去獨立地位。但他沒有絲毫退縮的念頭,決心帶領李氏集團與行業巨頭抗爭到底,扞衛公司的尊嚴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