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傳來好訊息,說已經找到了那個學術交流平臺,並查到了趙文軒的一些基本資訊。林羽和蘇瑤立刻趕過去檢視,只見資料上顯示趙文軒來自一家名叫“未來科研所”的機構,主要從事的是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而且在平臺上還有他發表的一些學術論文以及參與過的學術活動記錄。
林羽看著這些資料,對蘇瑤說:“這個‘未來科研所’聽著倒是挺高大上的,不過我怎麼從來沒聽說過呢?咱們得去這個科研所瞭解一下趙文軒的情況,看看他在單位裡是什麼樣的人,平時的工作內容又是什麼,說不定能找到他拿走檔案的動機呢。”
蘇瑤點頭表示同意,兩人便又馬不停蹄地趕往“未來科研所”。來到科研所,他們找到負責人,說明了來意後,負責人一臉驚訝地說道:“趙文軒?他已經離職有一段時間了呀,說是要去追求自己的學術理想,去別的地方發展了,怎麼了?他出什麼事兒了嗎?”
林羽和蘇瑤對視一眼,心裡都湧起一股不好的預感,林羽問道:“那您知道他離職後去了哪兒嗎?還有,他在這兒工作的時候,表現怎麼樣啊?有沒有什麼異常的舉動或者和別人有過矛盾之類的?”
負責人想了想,說道:“他在這兒工作的時候還算認真吧,不過性格比較孤僻,不太和同事們交流,總是自己埋頭做研究。至於離職後去了哪兒,我還真不太清楚,他也沒跟我們說過呀,而且沒聽說他和別人有什麼矛盾,就是一門心思撲在自己的研究上,感覺挺神秘的一個人呢。”
蘇瑤接著問道:“那他當時主要研究的是什麼內容啊?和xx學校張老師研究的方向有沒有重合或者關聯的地方呢?”
負責人搖了搖頭,說道:“這個我還真不太瞭解,我們所裡的研究專案比較多,都是各做各的,我只知道他的研究涉及好幾個學科領域,具體的還得問他當時的同事呢,不過他那些同事有的也離職了,剩下的估計也不太清楚他的詳細情況了呀。”
林羽和蘇瑤謝過負責人後,又在科研所裡找了幾位還在職的和趙文軒共事過的同事瞭解情況,可得到的回答大多都是不太瞭解他,只知道他平時獨來獨往,很少參與集體活動,工作上也很少和別人討論交流。
從科研所出來後,蘇瑤無奈地說:“這個趙文軒還真是個神秘人物啊,問了這麼多人,都沒問出什麼有用的東西來,現在他離職了也不知道去哪兒了,咱們這線索又要斷了呀。”
林羽皺著眉頭說道:“不能就這麼放棄,雖然他人不見了,但咱們可以從他之前的研究內容入手,看看能不能找到和張老師成果相關的地方,說不定他拿走檔案就是為了這個呢。我覺得咱們可以找一些相關領域的專家,把趙文軒和張老師的研究方向給他們看看,聽聽他們的意見。”
於是,兩人又開始聯絡各個領域的專家,把收集到的趙文軒和張老師的資料分別整理好,發給專家們,並詳細說明了情況,請求他們幫忙分析一下兩者之間有沒有關聯以及可能存在的利益糾葛。
在等待專家回覆的過程中,林羽和蘇瑤並沒有閒著,他們再次回到案發現場,也就是張老師的辦公室,希望能從現場再找到一些之前被遺漏的線索,畢竟每一次重新審視現場,都可能有新的發現。
一進辦公室,那熟悉的沉悶氣息撲面而來,林羽和蘇瑤看著屋內依舊保持著的凌亂模樣,心裡不禁泛起一絲感慨,這起案子已經耗費了他們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可真相卻依舊若隱若現。
林羽走到辦公桌前,看著地上那些還沒收拾的檔案和雜物,腦海中回想著之前發現的種種線索,突然,他注意到辦公桌的抽屜有一個似乎關得不太嚴實,之前他們檢查的時候可能沒太在意這個細節。他蹲下身子,輕輕拉開抽屜,發現裡面有一個小小的隨身碟,那隨身碟被塞在抽屜的角落裡,若不是仔細看,還真不容易發現。
林羽心裡一動,拿起隨身碟,對蘇瑤說:“你看,這兒有個隨身碟,之前咱們都沒發現,說不定裡面有什麼重要資訊呢,咱們趕緊帶回警局看看吧。”
蘇瑤走過來,看著隨身碟,也覺得很有希望,說道:“是啊,這說不定是張老師藏起來的,裡面可能有關於他研究成果的關鍵資料,或者是和案件相關的其他線索呢,咱們快走。”
兩人帶著隨身碟匆匆趕回警局,把隨身碟插到電腦上,準備檢視裡面的內容。然而,當他們開啟隨身碟時,卻發現需要輸入密碼才能訪問,這讓他們又犯了難。
林羽皺著眉頭說道:“這密碼會是什麼呢?張老師的生日、常用號碼,還是和他研究成果相關的一些程式碼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