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瞬間就轟動了。
剛在雲州郡養了兩天恢復了點體力的人群便立即蜂擁而至,差點把募集點都給沖垮了,看著這些七嘴八舌的嚷嚷著要自己要自己的流民們,募集點的衙役額頭的汗水都彷彿泉湧一般簌簌而下。
還好最後護衛軍及時到來,這才將戰場的秩序給穩定下來,衙役們開始按照要求錄入合格的民夫。
而衙門的第二道法令也是召集民夫的,只不過這次召集的民夫在身體的要求上沒有需要穿越雲嶺山脈的那批那麼高,這次招募的民夫是從雲州郡往關內運的,目的是為了給那些即將到來的流民運糧,避免死在路上。
當百姓們得知這是出自雲王冕下的意思後,紛紛稱讚雲王冕下有仁心,換做是其他人沒有交付到自己手上的人,他們才不管餓死多少呢,也就雲王這樣有仁心的聖人才會願意白白出糧給他們這些百姓。
至於第三點就是護衛軍招兵的告示,這次護衛軍要招七萬五千多新兵,擴充整個護衛軍的規模。
當然明面上是招兩萬五千正兵,剩下五萬是給護衛軍運輸糧草的輔兵,也就是俗稱的民夫。
畢竟朝廷給雲州郡的許可權是隻能養五萬軍隊,面子上還是要過的去的。
只不過招募護衛軍所需要的身體素質很高。
首先是“衣三屬之甲,就是能穿戴從上身、髀部、脛部等三部分組成的整套鎧甲。
然後操九石之弩,就是能夠使用足有兩百七十多公斤弓力的弩箭。
最後負服弩匣三個,冠軸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必須要“中試“,方能“取之“
也就是說在能夠穿戴整套鎧甲,又能拉來十石弓弩的基礎上還要手執長戟,腰懸鐵利劍,後負犀面大櫓,揹著三個弩匣和強弩,同時攜帶三天軍糧,一天內能連續急行軍一百里計程車兵,才可以得選。
這樣苛刻的條件讓人望而卻步,然而護衛軍的高軍餉卻讓無數自覺有此能力的勇士紛紛上前。
最後,從雲州郡開始從關內購買流民到現在,如今雲州郡已經到達雲州城附近的百姓已經有二十多萬左右。
其中能夠選拔出來的人居然不到一萬!
也就是二十多人裡才能選出一個。
但護衛軍那邊卻並不著急,這次上面的人說了,選兵貴精而不在多,這次要招募的新兵全都要按照高標準來,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隨便了,以前那是沒人,沒辦法。
現在雲州郡要來的人口多了,自然要選些身體好的。
畢竟按照目前的趨勢,雲州郡護衛軍的人數可能不止會限制在十萬人,以後這些今天的新兵肯定都是跟他們現在一樣的軍官,要求高點不是壞事。
就這樣,隨著每日不斷到來的流民,三處招募點不斷的篩選出其中符合自己條件的人員,很快除了一處招兵點外,其他兩處都找夠了人,撤銷了招募處。
唯剩招兵處,讓無數的流民既是嚮往卻又無奈,嚮往護衛軍的高待遇,無奈自身的條件不足以被錄取……
睡了一天,六點多剛醒,正在補更新。
這一章需要的資料太多寫了三個小時,苦笑,儘快把剩下一更補出來。
另外選兵的標準是參照了魏武卒的選拔標準,然後將其削減來的,畢竟按照我的設想,這十萬人以後都是擴軍的軍官,所以素質要求高一些是可以的。
至於弩箭的弓力問題,查了很多資料,確確實實在古代很多朝代計程車兵對於這點的要求因為各個朝代計量方式的不同所以好像不太一樣,但是換算成如今的公斤,都差不多。
一些力氣大的還是能夠拉的動九石也就是兩百多公斤的弩的(這裡的重量不是指弩機的重量,而是拉開弩機所需要的弓力,是力量的計量單位),當然是腰馬合一用腳蹬上去的,如果是單純用手的話確實沒幾個能拉的開那麼重的弩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