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時間大約在昨晚十點左右。
趙鐵柱聽完劉一手的彙報後,眉頭緊鎖。曹月娥是個深居簡出的闊太太,平時很少與人交往,更沒有與人結仇。誰會下毒害死她呢?
趙鐵柱決定從曹月娥的社會關係入手,展開調查。他詢問了汪家大院的傭人,瞭解到曹月娥是個樂善好施的人,經常賙濟鎮上的窮苦百姓,在霞坑鎮口碑極佳,沒有與人結仇。
趙鐵柱又詢問了鎮上的居民,得到的答覆與傭人們說的一致。
這讓趙鐵柱十分困惑,難道曹月娥是自殺?還是有人投毒行兇,但動機不明?
為了查清案情,趙鐵柱決定對汪家大院的人再次進行排查。他仔細詢問了汪家大院的傭人,瞭解他們昨晚的行蹤和接觸的人。
經過一番詢問,趙鐵柱發現了一個可疑之處。
昨晚,廚師老王在廚房忙完後,就回房睡覺了。但據傭人們反映,老王昨晚似乎有些心神不寧,一直在房裡走來走去,直到很晚才睡著。
趙鐵柱覺得老王十分可疑,決定對他進行重點審查。他把老王帶到派出所,對他進行了嚴厲的審訊。
面對趙鐵柱的審訊,老王一開始還想抵賴,但經過一番鬥智鬥勇,他終於交代了自己投毒殺害曹月娥的犯罪事實。
原來,老王是曹月娥的遠房親戚,因為家境貧寒,才來到汪家大院當廚師。
雖然曹月娥對他不錯,但他一直心懷不滿。他覺得,同樣是曹家的親戚,曹月娥卻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而自己卻要為她當牛做馬,伺候她吃喝。
這種強烈的反差,讓老王心生嫉妒和怨恨。
為了報復曹月娥,老王決定投毒殺害她。他利用在廚房工作的便利,悄悄把砒霜放進了曹月娥的茶杯裡。
昨晚,他見曹月娥叫汪媽去倒茶,知道機會來了,便躲在暗處觀察。
他見汪媽把茶端進曹月娥的臥室後,就悄悄溜回廚房,把茶杯和砒霜藏了起來。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罪行這麼快就暴露了。面對趙鐵柱的審訊,他只好如實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案件雖然告破,但齊梧遠和祈修卻陷入了沉思。他沒想到,一起看似簡單的投毒案,背後竟然隱藏著如此複雜的家族恩怨。
這讓他深刻體會到,人性的複雜和多變。
原來,曹月娥和老王是遠房親戚,兩人小時候還一起玩過。但後來,曹家發了大財,成了當地的富戶,而王家卻日漸衰落,窮困潦倒。
曹月娥嫁給汪明遠後,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而老王卻為了生計,四處奔波。
後來,他聽說曹月娥在汪家大院當廚師,便託人找到曹月娥,想在汪家大院找個差事幹。
曹月娥見老王是個本分人,便讓他在廚房當廚師。老王對曹月娥感激涕零,發誓要好好報答她。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老王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他覺得,同樣是曹家的親戚,曹月娥卻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而自己卻要為她當牛做馬,伺候她吃喝。這種強烈的反差,讓老王心生嫉妒和怨恨。
特別是曹月娥的丈夫汪明遠去世後,老王更是覺得機會來了。
他覺得,只要除掉曹月娥,自己就能繼承汪家的財產,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於是,他利用在廚房工作的便利,悄悄把砒霜放進了曹月娥的茶杯裡,毒死了她。
然而,老王的美夢還沒做醒,就被趙鐵柱揪了出來。面對鐵證如山,他只好認罪伏法。
案件雖然告破,但留給人們的思考卻十分深刻。這起案件不僅揭示了人性的複雜和多變,更警示人們要珍惜生命,遠離仇恨和貪婪。
曹月娥的離世,讓汪家大院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她的孩子們聞訊後,紛紛從省城趕回霞坑鎮,為母親辦理後事。他們悲痛欲絕,誓言要為母親討回公道。
在趙鐵柱的幫助下,汪家大院的傭人們和鎮上的居民一起,為曹月娥舉辦了一場隆重的葬禮。
曹月娥的遺體被安葬在霞坑鎮的一座山腳下,她的靈魂得以安息。
然而,這場悲劇卻給汪家大院帶來了無法抹去的傷痛。汪家大院的人們開始反思,如何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
他們意識到,只有加強家族內部的團結和溝通,才能消除家族恩怨和矛盾,避免悲劇的重演。
從此,汪家大院的人們開始注重家族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他們舉辦各種家族活動,加強家族成員之間的聯絡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