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童兒得祖師令,於靜室裡取盤火棗,復返樓臺。
祖師道做個‘法會’,與鎮元子論道說法,姜緣與二道童遂調開桌椅,鋪設丹盤,設左右二席,祖師領童兒坐了右席,鎮元子領二道童坐了左席。
鎮元子瞧丹盤火棗,指定祖師,笑道:“菩提,你倒是捨得,取這般多棗兒來。”
祖師笑道:“你來道賀,我怎個不捨?”
鎮元子道:“罷,罷,罷!既你捨得,我再作個添頭。”
說罷,大仙袖袍一揮,有四枚果子落丹盤裡,大仙有一枚,祖師有一枚,姜童兒有一枚,二道童分得一枚。
姜緣低頭一看,此真仙果,模樣似三朝未滿的嬰兒,四肢俱全,五官鹹備,聞得果香,教他泥宮大震,神爽體健,靈臺清明,果是寶物。
他見此果,心中知得,此物作‘人參果’了。
祖師說道:“鎮元子,莫不是你那靈根長果了?”
鎮元子頷首捋須笑道:“正是,結三十果子哩!”
祖師轉頭望向童兒,笑道:“童兒可要謝過鎮元子,此果難得,乃仙根所生,名作‘人參果’,又作‘草還丹’,卻是仙寶。此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得三千年方得熟,教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需以神通收納,或是金器擊落,最是輕便,果有神效,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姜緣聞說,起身拜禮道:“多謝大仙!”
鎮元子說道:“怎個拜我,此作法會,教你品個味罷。”
祖師笑笑,示意姜緣坐下。
姜緣方才坐下,他望盤中‘人參果’,知得吃得此果,他作長生四萬七千載矣,他昔年不得之長生,今時唾手可得。
說不心動,怎地可能,然則他正道將成,長生不老近矣,此果於他,可有可無。
他卻不急著食用,他端坐蒲團,待祖師與大仙論道說法,聽個大概來。
此果作四萬七千載,然他丹成時,與天齊壽,久視長生。
祖師見童兒心性,暗自點頭。
大仙亦對童兒這般,讚賞堪嘆,再見他二道童,囫圇吞棗般,分食草還丹,卻個食腸大的,連味尚未品出,作吃完了,他無奈搖頭,暗道:“果需去南瞻部洲,看那南瞻部洲有無如菩提童兒這般之人,我那萬壽山五莊觀離南瞻部洲不遠。”
想罷。
大仙與祖師遂論道說法起。
姜緣聞法,時喚元神來助,聽得道妙。
大仙果是妙道人,傳得太乙玄門法,號得與世同君,道法高妙,玄法無極。祖師亦個不遑多讓,二家配合本如然,說會兒道,講會兒佛,怎個玄字得稱頌。
……
真個光陰迅速,法會開講,非一朝一夕得以散去,不覺二十載過。
鎮元子與祖師論道說法,未得停歇,初時姜緣尚能得悟,待說過半數,他方吃勁,不得妙門,說個晚些,童兒多是聽不明,悟不懂。
再觀鎮元子二道童,昏昏欲睡,心猿難降,元神不顯,怎聽得妙音。
二十載後,鎮元子與祖師方停講,散去法會。
鎮元子說道:“昔年與你論道,你方得二法,是作道,佛。此番與你論道,怎有四法?”
祖師笑道:“餘二法,一作儒,一作禪。儒者,自此童兒身中學,又合南瞻部洲學說而得,儒在禮在德在治。禪者,亦作此童兒所創,乃佛法也,禪在覺悟也。”
鎮元子驚怪,瞠目結舌,說道:“你這弟子,果真得你真傳也!”
祖師笑而不語。
姜緣拜禮稱‘師父教誨’。
鎮元子指定姜緣,說道:“菩提你有此弟子,果教我堪羨,堪羨!”
祖師道:“緣法也。”
鎮元子羨慕,卻知此作菩提愛徒,斷無改換門庭之說,他只得作罷,帶二道童離去,離去時喚祖師常去五莊觀坐坐。
祖師頷首應下。
待祖師相送鎮元子離去,與童兒回樓臺中,坐蒲團上。
祖師說道:“鎮元子本事不弱,號地仙之祖,他年閒暇時,你代我多與走動,莫生疏了。”
姜緣唱喏道:“明白。”
祖師指定案盤中的草還丹,說道:“此間有二枚草還丹,俱教你吃。”
緣是祖師亦未吃得人參果,留與童兒用。
姜緣搖頭道:“師父,怎這般說,我奉師父如父,未曾行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