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京城發生動亂雖然很快就被平息,但波及到的範圍可不窄,甚至有的官員被抄了家丟了命。
幾位年長的皇子傷的傷死的死關的關,大臣們也都安分下來,安逸日子過久了,他們忘記了景元帝從不是會受人擺佈的性子。
因為許多官位有了空缺,景元帝宣佈今年的會試按照原計劃在兩個月後進行,不需要推遲。
李山疲憊的回到家後,就聽見他娘開心的對他說:“小山吶,忍冬給咱們下貼子了,三日後會來拜訪。你說說,我們都跟一家人樣的,他現在也學會客氣那一套了。也不知道剛回京他那裡缺不缺什麼,這麼多年,身邊也沒個知冷知熱的人。”
聽著秀孃的碎碎念李山有難得的放鬆,不需要在朝堂上打起萬分精神。
“娘,現在忍冬已經是個大人了,懂得照顧好自己的,您放心。”
其實李山已經遠遠的見過忍冬一面了,以前那個走一路吃一路的活潑少年郎,現在已是威嚴穩重的大將軍了。
“爹爹,小叔什麼時候回來啊?我想他了。”在一旁看書的明安突然抬起頭詢問。
以前一直陪他們玩樂的春實有了小小職位,早已不再住在李家。
李海之前回了老家在那邊專心備考,已經中了秀才,看樣子也有希望中舉。
這次事件後幾個孩子有些好友也跟隨家人離開了京城,他們還真感受到了一絲冷清。
“等你們小叔考中了,自然就回來了。”
李山摸了摸明安的頭,心下想著李景許久沒給他寄信來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麼事兒。
*
明玉離京後,李山在京城就沒有特別說得上話的好友了,他發現最近有些同僚看他的眼神有一些奇怪,但並未當回事兒。
直到某天錚錚一臉興奮的跑回來問他:“爹爹,您看這篇文章裡的人是不是你?”
說罷她遞過去一張宣紙,讓李山拿著慢慢看。
不明所以的李山接過後發現是一篇名為《勸學》的文章。
作者說他市井出身,因有幾分小聰明被娘一力主張送到了學堂。
可他卻因為和同窗差距太大而自卑,偶爾還會被同窗嘲笑。
他少年時常會在心裡抱怨爹孃,若是他沒讀過書或者沒那麼聰明,興許就不會那麼痛苦。
但有一日他幫著母親出攤賣炊餅時遇到了經常拿他取樂的同窗,本來在為自己身份羞愧不已,卻沒想到突然有一小童站出來替他說話。
小童家境比他還要差許多,卻可以坦然的面對自家的貧窮,事後還一直安慰他。
這讓他頗受觸動,漸漸的接受了自己身份,沒偷沒搶憑藉雙手吃飯又有何錯呢?
後面又突遇水難,改變了心境的他比以往勇敢了許多,也站了出來幫扶百姓,因此得到夫子賞識。
從那以後作者不再為自己身世自怨自艾,一心撲到學習和家庭上,考上秀才後讓本來不富裕的家漸漸好了起來。
雖然他天資和教育資源都算不得上佳,去年憑藉著努力也考上了舉人。
寫這篇文章是想激勵一番所有貧苦的學子,讓他們不要再因為家境貧寒而自卑,坦然面對然後去戰勝情緒。
雖然他還沒能考中進士,但做了舉人也算是改換門庭,而當年那位比他還窮的小童,如今就是那位為天下百姓修路的李大人。
此文章一出就從江南地區往外傳播開來,作者用詞簡練沒有刻意使用繁複的詞藻修飾,內容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又蹭上了李大人這個熱點,所以慢慢都傳到京城來了。
李山看完哭笑不得,他對這段記憶都已經模糊了,沒想到當事人卻記了這麼久。
也終於明白最近為何大家看他眼神有些奇怪了,相當於啥也沒幹好名聲從天而降。
“爹,你真厲害!”
錚錚不住地誇讚著李山,心中對父親崇拜不已。
李山沒想到此事兒帶來的好處不僅僅是名聲上的。
景元帝在朝中給五皇子挑選師傅教導,李山也很榮幸的成為了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