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楚墨寒在二皇子府打了大皇子。
大皇子心中那股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來。他心想,這楚墨寒也太不把自己放在眼裡了,這口氣怎能咽得下?於是,大皇子連片刻都未耽擱,即刻怒氣衝衝地進了皇宮。
一見到皇帝,大皇子便“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瞬間涕淚橫流,哭得那叫一個悽慘,彷彿受了天大的委屈。
“父皇啊,您可要為兒臣做主啊!這個四弟實在是太不像話了,簡直無法無天!他居然敢動手打兒臣,這還有沒有王法了?在二弟府之中,我竟遭如此欺凌,這傳出去,兒臣的顏面何存啊!”大皇子邊哭訴,邊用衣袖不停地抹著眼淚,那副模樣,實在是讓皇帝心生厭煩。
平日裡,彈劾楚墨寒的摺子就如同雪花般紛紛揚揚,多如牛毛。
那些摺子上,都是在數落楚墨寒的種種不是。
可是反觀大皇子自己,欺男霸女的,無惡不做的,可如今,他卻倒打一耙,跑來指責別人沒有王法,卻絲毫不想想自己平日裡做的都是些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
皇帝看著眼前這個不成器的兒子,心中滿是無奈與惱怒。
他心想,雖說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可如此行徑實在是讓人失望透頂。若不加以敲打,指不定日後還會做出什麼不可挽回的事情,到時候,自己的一世英名恐怕也會因他而毀於一旦。
最近這段時間,彈劾楚墨寒的摺子如潮水般湧來,數量多得有些離譜。皇帝何等睿智,他不用細想,便知道這背後必定有人在暗中搞鬼,企圖藉此打壓楚墨寒。所以,他一直壓著這些摺子,並未發表任何意見,只想靜觀其變,看看背後到底是誰在興風作浪。
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這個大兒子卻跑來給楚墨寒找麻煩,這不得不讓皇帝心生疑慮。
皇帝越想越氣,頓時怒目圓睜,大聲呵斥道:“你身為兄長,本應以身作則,關愛弟弟,體諒他所受的苦處。可你呢?非但沒有盡到兄長的責任,反而還跑來朕這兒告狀,你……你簡直太讓朕失望了!”
皇帝氣得滿臉通紅,胸脯劇烈地起伏著,彷彿隨時都會被氣得背過氣去。
路公公一直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伺候著,見皇帝如此生氣,心中頓時緊張起來。他趕忙快步走到皇帝身邊,伸出那雙佈滿老繭卻無比輕柔的手,不停地輕輕拍著皇帝的背,語氣極為關切地說道:“陛下,您消消氣,氣壞了身子可就不值當了。”
說著,又趕忙轉身,從一旁的桌子上端來一杯溫茶,遞到皇帝嘴邊,輕聲勸道:“陛下,喝點水,潤潤喉。”
在路公公的悉心照料下,過了好一會兒,皇帝才漸漸緩過勁兒來。他微微喘著粗氣,眼神中依舊透露出一絲餘怒未消的神色。
大皇子一開始只是想著來向父皇告狀,希望能讓父皇懲治楚墨寒,為自己出口惡氣。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一番舉動竟會惹得父皇如此生氣,心中頓時慌了起來。他跪在地上,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出,一時間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就在皇帝稍稍平復了一下情緒,想要再嚴厲地教訓他一番時,大皇子靈機一動,趕忙抬起頭,一臉愧疚地說道:“父皇,是兒臣不懂事,做事魯莽,沒有考慮周全,惹您生氣了。兒臣知道錯了,求父皇原諒。”
說完,他又連連磕了幾個響頭,那額頭與地面碰撞發出的聲音,在寂靜的寢宮中顯得格外清晰。
說罷,大皇子趁著皇帝還未再次發作,趕忙從地上爬起來,灰溜溜地逃開了。他雖然平日裡有些渾渾噩噩,但在這種關鍵時刻,腦子還是轉得挺快的。
他心裡明白,父皇這次是真的動了怒,若再繼續留在這兒,恐怕少不了一頓更嚴厲的懲罰。
皇帝望著大皇子離去的背影,無奈地搖了搖頭,長嘆一聲道:“你說,他可是朕的第一個兒子啊,小時候,朕對他寄予了多大的期望,花費了多少心血去精心培養他。朕不求他能夠成為千古明君那般優秀,可好歹也不至於淪落到如今這般德行,實在是讓朕痛心疾首啊!”
路公公靜靜地站在一旁,臉上始終掛著那副恭敬的笑容,靜靜地聽著皇帝的傾訴。
他心裡清楚,自己只是個奴才,在這種涉及皇家內部事務的問題上,絕不能隨意發表任何意見。稍有不慎,說錯一句話,就可能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皇帝也沒指望路公公能給出什麼回應,他只是想借這個機會,把心中積壓已久的鬱悶和無奈發洩出來。
最近,朝堂之上的局勢愈發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