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大計當中,展現我們偉大祖國的實力,這麼好的機會,大家願意放棄嗎?”
這話說出來之後大夥即便想放棄,也沒有那樣的心思了。
大夥都不是傻子,知道這部電影對他們的職業生涯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
不客氣的說如果把這部電影拍出來,他們在上級部門面前也算是露臉了。
更何況人鍾導實力的確不錯,如果這部電影的票房能夠達到三四十億,那他們幾乎每個人在電影行業當中就會佔據一席之地。
所以即便再堅持不下去的人也在不斷咬牙。
然後他們還會在一起相互鼓勵。
就這樣,訓練時間持續了一個月。
而在這一個月當中,他們不知道的是,身為導演的鐘興,一直在觀察他們。
然後抽空,順便拍了我和我的父輩第4個單元《少年行》。
少年行這個單元講的是來自未來的機器人和一個懷揣科技夢的孩子,陰差陽錯之下組成了一對臨時父子。
兩個人在這種特殊的身份下,擦出了父子親情的火花。
而機器人老爸,也開始守護起孩子科學創新的夢想。
說白了,這就是少年科技興國的一個題材。
鍾興以前雖然沒有拍過類似作品,但因為他提前找個人,所以拍起來還算輕車熟路。
當然,在拍攝這部電影的時候,他還專門去找了周浪和老田他們。
這倆人分別拍的是乘風和詩。
乘風講的是一支戰功卓越的鐵騎隊伍,冀中騎兵團為了保護群眾撤離拼死抵抗敵軍的故事。
整個電影描繪出了一組騎兵團和晉中人民共同抗擊敵人並最終把他們打敗的軍民的一個群像史。
由老田拍攝。
拍攝過程中,鍾興作為整部電影的掛名總導演,算是帶著好吃的好喝的去探了探班。
然後跟老田交流了一下拍攝當中的困難。
兩個人細化了一下電影,鍾興就去找周浪,這小子拍攝的這個單元,說的是華國第1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的背後,一個航天家庭的默默付出。
說白了就是在人造衛星發射的大背景下,以小見大,表現了一個普通的航天家庭,對這份事業的付出和努力。
周浪以前沒有拍攝過相應的作品,因為他的風格本身是比較前衛的。
但鍾興這次卻讓他嘗試這個單元的作品其實心裡也存著讓周浪變換方向的念頭。
主旋律作品裡面大多其實都是跟歷史厚重感相關的東西。
而周浪本身喜歡那些稀奇古怪的,像什麼科技呀,外星人之類的東西。
這話說的好是創新,說的不好,那就是自斷雙臂。
因此鍾興希望他能掌握拍攝那些有歷史厚重感作品的能力。
這小子倒也沒讓他失望。
以小見大,還真是把一個普普通通的航天家庭表現的挺完美。
尤其是航天精神的傳承,他能在對方的作品當中感受的很明顯。
就像周浪嘴裡說的那樣:“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讓更多人看到咱們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
看到航天事業的步履不停,是因為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繼承了航天精神。
他們看著那顆冉冉升起的“孔明燈”不斷推動著時代進步。
看到那些星星閃爍著無盡光亮,不斷助推著他們探索太空,讓自己讓偉大祖國的夢想飛得更高。
這就是我拍攝這個單元的意義。”
周浪的成長極為迅速,讓鍾興刮目相看。
但拍攝鴨先知的何俊,相比那兩位明顯就差了不少。
這個單元其實是展示的是國內第1支電視廣告的誕生。
說的是國內首位廣告狂人的故事。
簡單說型別其實是個年代劇,是以廣告為基準講述那個飛速發展時代的故事給人們呈現的是90年代初,那個時代不斷飛速發展的歲月。
鍾興到了之後發現何俊拍的不太理想,因為這傢伙所表現的90年代多多少少有些浮誇,不太接地氣,而且把主人公拍的太過爽文了。
因為這事,鍾興乾脆帶他好好的玩了一把。
結束之後才說:“屬於你的90年代是個什麼樣的感覺?”
“迷茫的,手足無措,不知道幹什麼……”
“所以啊,你明白接下來要怎麼拍了嗎?”
“懂了,我知道怎麼拍了,謝謝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