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瀾大姐海波運動前考上了站官城衛校,畢業後分配在漢達縣醫院。雖然這些年醫院被衝擊,但就算最鬧騰的那夥人也會頭疼腦熱,也得打針吃藥,更何況全縣老百姓,有病也不能硬挺著。
項海波的班還好好上著。
大姐夫李文山在縣罐頭廠上班,兩人育有一子一女,都在上初中。
大姐夫是家裡的老大,跟兩位老人住在一起,老太太的工作被大女兒接了,退休在家,給上班上學的做飯。
老頭還沒退休,乾的是這個時代最讓人羨慕的工種,縣百貨大樓採購員,這年頭買大件得找供銷社主任批條子,項家的大永久就是託李大爺幫忙買的。
一家六口住在一個有六間房子的半四合院,家庭和睦,工作順心。
紅旗大隊羨慕項海瀾的不多,項海波的日子才是村裡所有已婚,未婚女效能夠想象到的最幸福的人生。
白天一般只有老太太一個人在家,這年頭習慣把人叫老,王大娘跟海瀾媽王春花同姓,年齡也只比她大一歲。跟家人闖關東,從豫省來到東北,性格不像本地婦女那麼潑辣,和和氣氣,溫柔慈愛。
兩家人關係處得十分好,要不也不會讓小女兒高中過來借住。
見三個孩子進門,王大娘趕忙迎了出來,看到車後的兩大筐菜,忍不住數落項海瀾,“你們來就來吧,帶那麼多東西幹嘛?快進屋喝口水,愛國,愛民今天有口福了,大娘上午攪了些地瓜粉,中午給你們做燴菜吃。”
小愛民樂得直拍巴掌,小嘴倍兒甜,“王奶奶,你是我的親奶奶。”
把王大娘逗得不行。
項海瀾幫王大娘把帶來的東西歸攏到背陰的偏廈,出來打量大姐家的小院。
院子不大,除了磚石鋪就的過道,剩下一點地被王大娘收拾出幾隴,種了綠油油的韭菜和小蔥,靠牆還有一棵過了結果期的杏樹,乾乾淨淨,立立整整,一看就是會過日子的人家。
李大爺去外地出差不在家,上班上學的中午都回來了,項海瀾穿越後第一次見到大姐一家。
項海波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就是王春花20版。
項海瀾看著濃眉大眼20剛正不阿的神情,女戰士一樣的齊耳短髮,決定放棄跟她打聽肖偉達的事,保準問不出來,還得遭一頓數落。
大姐夫李文山屬於喝口水都胖的體質,白胖白胖,不大的眼睛笑起來要被臉上的肉埋了,一個勁兒勸她跟兩個小孩吃菜,看起來很好說話的樣子,但她一個小姨子,也不好跟姐夫打聽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男的。
剩下的外甥和外甥女,誰生的像誰,王春花30版。
小小年紀全都得了近視眼,黑邊粗框眼鏡遮了大半張臉,跟個小學究似的。
算了,本來想讓他倆幫忙跑個腿,估計指使不動,還得問一籮筐為什麼,幸虧她有先見之明,帶上了兩個小不點。
“吃飯愣什麼神?”王春花20發話了,不忘發表重要指示,“畢業了,書本也不能扔下,姐跟你說,困難是暫時的,前途是光明的,知識還是有用的。”
這指示平時估計沒少下達,都快成順口溜了。
“小姨,我二元一次方程解得不好,等晚上放學你輔導輔導我。”
得,她還沒給大外甥找事,大外甥倒先給她安排了工作。
先吃飯,辦法慢慢想。
別說,王大娘這燴菜熬得還真是那個味兒。
鄉味是融進骨血裡的記憶,在現代時,項海瀾沒少看豫省人在短影片裡教大家做燴菜。
後世食材多樣,想吃什麼就往鍋里加,現在不行,好比最簡單的燴菜食材炸丸子,擱平時是吃不到的,只有過年每家每戶才能放縱走個油。
王大娘的燴菜就地取材,加了東北木耳,黃花菜,泡發的幹海帶,副食店搶來的豆腐,至於大白菜,種子才下地呢,沒有。
豆腐有豆香,木耳爽脆,黃花菜脆韌,幾塊鹹肉,起鍋的蒜苗提香,味道複雜,口感豐富。
最美味的配菜當屬大娘手工做的地瓜粉皮,漢達縣周邊土地有些澇,本地人很少種地瓜,大娘能弄來紅薯粉也相當不容易。
手工沉澱的紅薯粉,先上鍋煎熟,切片,再放到燴菜裡,口感順滑,又頗有韌性,吸飽了燴菜的湯汁,美味極了。
一人一大碗燴菜,一口菜一口饅頭,屋外氣溫高熱,吃得滿頭冒汗,解暑效果堪比三伏天喝羊湯。
飯後一人一個項海瀾從家裡帶來的洋柿子,事先用冷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