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每成功打敗一名攔截者,進攻計程車兵就能得到一條紅布條,而被“打敗”計程車兵則視為“死亡”,退出此次訓練。
士兵小李,身材瘦小但動作敏捷,他像泥鰍一樣在攔截者的縫隙中穿梭,瞅準時機,一個漂亮的過肩摔就放倒了一名對手,成功奪得一條紅布條,引得周圍戰友一陣喝彩。而旁邊的大個子士兵小王,雖然不夠靈活,但憑藉著一身蠻力,硬是抗住了好幾個攔截者的攻擊,為隊友開闢出一條道路。
一排長趙強在山下密切關注著戰局,大聲指揮著:“左邊的人注意包抄,別扎堆!中間的頂上去,把他們的防線撕開!”他的聲音因為過度呼喊而變得沙啞,但依然充滿力量。當看到有士兵受傷倒下時,他心疼地皺了皺眉,但很快又堅定地喊道:“受傷的兄弟先撤下來,其他人別亂了陣腳,繼續進攻!”
一個排的進攻結束後,無論結果如何,下一個排緊接著發起衝鋒。二排長錢勇帶著他計程車兵們嚴陣以待,他拍了拍身邊的戰士小張的肩膀說:“小張,看你的了,你平時的身手大家都知道,這次好好表現。”小張點了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與興奮。
在攻山過程中,二排也遭遇了頑強的抵抗。錢勇看到自己計程車兵被壓制,心急如焚,他衝在前面喊道:“兄弟們,不要怕,我們一起上,把他們打回去!”他的這一舉動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士兵們齊聲吶喊,重新發起了猛烈的攻勢。
三營長孫明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各個排的表現。他心中明白,這次訓練不僅是對士兵們的考驗,也是對自己指揮能力的檢驗。他對身邊的參謀說道:“這次訓練過後,一定要好好總結每個排、每個士兵的表現,那些表現突出的,無論是班長、排長還是連長,都要重點培養,他們是我們二團的未來之星。”
對於炮兵營的訓練,丁偉同樣有著嚴格的要求。他命人在遠處設定了各種不同距離、不同大小的目標,讓炮兵們進行實彈射擊練習。“炮兵的使命就是用精準的炮火為戰友們開闢道路,打不準可不行!”丁偉說道。
炮兵營長李福指揮著炮手們緊張地操作著。炮手小陳第一次射擊時出現了較大偏差,他懊惱地低下了頭。李福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小陳,別灰心,分析下原因,調整好引數,下一發肯定能行。”在營長的鼓勵下,小陳重新振作起來,仔細地檢查了火炮的各項資料,調整了射擊角度和裝藥量。
每一輪射擊後,丁偉都會親自檢查射擊結果,分析其中的偏差原因。他挑選出那些射擊成績較為優秀的炮手,組成專門的訓練小組,對他們進行進一步的強化訓練。這些優秀炮手們在丁偉的指導下,不斷地調整射擊角度、裝藥量等引數,力求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做到精準打擊。
同時,丁偉還注重對士兵們戰鬥意識的培養。他反覆強調:“打仗的時候,首先要學會打擊敵人的關鍵力量。軍官是敵人的指揮核心,機槍是敵人的火力支柱,炮手是敵人的遠端威懾,優秀射手則是敵人的冷箭殺手。我們要在第一時間消滅這些威脅,才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這種獨特的訓練理念和方式,讓二團計程車兵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疲憊,但也在不知不覺中快速成長。他們逐漸適應了這種高強度的訓練節奏,身體素質和戰鬥技能都有了顯著的提升。儘管每天訓練結束後,士兵們都累得癱倒在地,但他們心中都明白,自己正在向著成為一名真正優秀的戰士而努力前行,而二團也在丁偉的帶領下,逐漸成為一支令敵人膽寒的鐵血之師。
第八十章:孔捷的多元訓練模式
孔捷站在三團的訓練場,表情嚴肅而堅定,他深知陸戰隊面臨的作戰環境複雜多變,必須對士兵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訓練,才能打造出一支適應各種戰鬥場景的精銳之師。
在應對炮火與空襲的訓練中,孔捷為士兵們配備了特製的迷彩服,並詳細講解隱蔽的技巧與要點。“都聽好了,當敵人的炮火來襲,或是空中轟炸開始,你們要利用地形,像老鼠一樣迅速鑽進任何可以藏身的角落。草叢、土坑、廢墟,這些都是你們的救命稻草。”孔捷大聲說道。士兵們分散在模擬戰場上,有的臥倒在茂密的草叢中,將身體緊緊貼地,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有的則躲進事先挖掘好的簡易掩體,用泥土和樹枝巧妙偽裝,只露出一雙雙警惕的眼睛,觀察著“天空”中的動靜。一旦聽到“空襲警報”,他們便迅速做出反應,壓低身姿,敏捷地穿梭在彈坑之間,尋找更安全的隱蔽之處,訓練場上塵土飛揚,士兵們的身影在硝煙中若隱若現。
“記住,在躲避炮火和空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