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疑惑,隨即開口問道:“你們拿石斧石刀要幹嘛呢?要打誰呢?”李雲龍向前一步,不卑不亢地回答:“我們是打獵隊的,這些是我們打獵的工具。”武松恍然大悟,說道:“打獵隊啊。”
這時,丁偉的目光被士兵們手中的三把槍吸引住了,他的眼睛亮了起來,興奮地說道:“哎,這個是三八式步槍啊,這槍可大有來頭。這槍的日文名為三八式步兵銃,英文名叫 sanpachi - shiki hohei - juu,1905 年在日本東京小石川兵工廠定型生產,是以日本明治天皇的年號明治三十八年命名的。它是在日本三十式步槍基礎上改進的,屬於陣地攻防戰思想下的產物。全槍由槍管、瞄具、槍機、機匣、彈倉、槍托、槍刺七大部分組成。槍管內部有 4 條右旋膛線,導程為 200 毫米,這讓彈道穩定,射擊精度高。它還配有可摺疊刺刀,槍機上有個防塵蓋,所以在中國被稱為‘三八大蓋’。這槍的保險機相比毛瑟步槍更簡化,若要保險,只需掌心向著槍口方向輕輕推壓保險機,並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到位就行。瞄具是直立框型標尺,上面有 3 個缺口照門,對應不同射擊距離,標尺使用時射擊上限為 2400 米。”
武松心中一驚,他沒想到眼前這人對這三八式步槍竟如此瞭解,暗自思忖:他怎麼對這槍的情況如數家珍?於是問道:“你懂這槍啊?”丁偉自信滿滿地回應:“我當然懂啊。”武松來了興趣,追問道:“那你會打嗎?”丁偉毫不猶豫地說:“我會打。”武松指了指一百米左右的地方,讓人放置了一塊石頭,說道:“那打兩槍試試。”
李雲龍、丁偉和孔捷三人相互對視一眼,眼中皆透著自信與默契。他們接過槍,熟練地檢查了一番,然後迅速進入射擊狀態。李雲龍率先瞄準,他的眼神專注而堅定,彷彿整個世界都只剩下他與那百米之外的目標。隨著一聲清脆的槍響,子彈如離弦之箭般射出,精準地擊中了石頭,濺起一片塵土。丁偉和孔捷也不甘示弱,相繼開槍,均成功將石頭打爆。
武松目睹這一幕,心中大為震撼,不禁暗自讚歎:這可真是難得的人才啊!他看著三人,眼中露出欣賞之色,開口說道:“你們很不錯,有沒有興趣到我們這兒來幹呢?我給你們一人一個連長噹噹。”李雲龍微微皺眉,似乎對這個職位不太滿意,他說道:“哎呀,連長連長太小了。要不你讓我們在這操場給你訓練兵吧。訓練 3 個小時,你看看這個兵怎麼樣?我們會訓兵。”
武松心中有些疑慮,他心想:就他們幾個,能訓出什麼樣的兵?不過看他們剛才的表現,又覺得不妨給他們一個機會試試。於是說道:“那就給你 300 人,你們三個人訓一下,我看一下。就講講這三把槍怎麼打,怎麼臥倒,怎麼編這個衝鋒。”
李雲龍、丁偉和孔捷欣然領命。在訓練場上,他們彷彿變了個人似的,渾身散發著一種威嚴與自信。李雲龍大聲地向士兵們講解著射擊的技巧,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每一個指令都清晰明確。丁偉則親自示範臥倒的動作,他的身姿矯健,動作敏捷,一氣呵成。孔捷在一旁組織士兵們進行衝鋒的演練,他的指揮有條不紊,讓原本有些散漫計程車兵們逐漸變得有模有樣。
兩個小時過去了,武松原本以為他們會手忙腳亂,沒想到這三人竟將訓練安排得井井有條,士兵們的表現也有了明顯的提升。武松心中暗自佩服,當下改變了主意,說道:“一人一個營長吧。”
李雲龍等人聽到這個結果,心中頗為滿意。隨後,他們開始著手處理加入部隊的後續事宜。打獵隊的 6 個男隊員中,有兄弟兩個,考慮到家中的情況,決定留下一人。而張秀琴和李菊花兩位女隊員得知此事後,也跑來鬧著要一起去。武松見狀,笑著說道:“我們那邊有穆蘭花將軍帶領的騎兵,也是女兵,你們要是來了,可以跟著她們。”兩位女隊員聽了,頓時喜笑顏開,欣然同意。
就這樣,李雲龍等人告別了小山村,踏上了新的征程。他們帶著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在這異世界的軍旅之路上,即將書寫屬於他們的新傳奇。而小山村的故事,也成為了他們心中永遠的牽掛與回憶。
第七十五章:晉升風波與新的考驗
部隊即將出發之際,武松因深感得到了難得的人才,特意吩咐手下為那五位即將隨隊的打獵隊員家中送去了充足的糧食,還額外贈予了一些銀子,以解他們後顧之憂。隨後,大軍浩浩蕩蕩地向著海港城進發。
抵達海港城後,由於新增了李雲龍、丁偉和孔捷這三位營長,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