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這不可能(1 / 2)

“這不可能。”

站在一片還未被完全拆除的鋼筋廢墟前的時候,陳默的內心是充滿拒絕的。

“我是承認,我幾年沒來過這裡了。”

“但這裡的變化,是不是也太快了一些。”

記憶裡的幻夢保齡球館,此刻已經變成了只剩下一小塊尚未被完全拆除的鋼筋水泥柱子。

從一旁的公告欄裡標註的施工資訊來看,得益於市城區透過的舊城區地上地下雙軌改建計劃。

這裡已經迎來了,舊城區最罕見的大型城市改建專案。

不僅僅是幻夢保齡球館,而是這附近的一整條舊街,都因為道路改建擴寬而在三個月前開始逐漸被拆除了。

位於街頭的保齡球館甚至是第一批被拆除的建築。

“難道我猜錯了?”

站在雨幕之中,冰冷的寒風甚至彷彿透過衣服和面板吹到了他的心裡。

信心滿滿的來到這裡,但看到的卻是遠在沈俊失蹤前就已經開始被拆除的建築。

這也就意味著這裡根本不可能是對方藏東西的地方。

“但如果不是這裡,那麼又會是哪裡?”

被一股源於內心的沮喪所影響的陳默,無奈間只能撐著傘,掉頭原路返回。

只是被冷風吹的發冷的他,根本沒有注意到,那邊鑰匙在他的口袋裡,此刻正在微微發亮。

就在他心裡在不斷盤算著目前已知的資訊,試圖找出下一個正確的地方的時候,

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那些徘徊在街頭巷尾的迷霧,就彷彿是有生命一般,伴隨著從各個小巷中吹來的涼風,在陳默的身後變得越來越濃烈了起來。

而等到他按照身體的記憶,無意識的在下一個路口轉彎之後,才發現眼前的道路跟自己的記憶發生了巨大的偏差。

原本,這裡應該是一條可以一眼望到頭的短巷,巷子的盡頭應該就是老城區的兩條主幹道之一,在那裡,按道理應該有,他來時乘坐地鐵的進站口。

但是此刻,透過越來越濃烈的霧氣,他依稀看到了遠處聳立的高大鐘樓,兩邊的建築物雖然依然是老城區相同的建築風格。

擴寬了數倍的街道和地上那整齊的石板路,卻讓陳默下意識就想到了曾經所聽過的一個「怪談故事」。

自己恐怕已經並不在地理位置上的蒙哥利爾市了。

“……是「迷途之城」嗎?”

……

在過去,對於「城市怪談」這件事,陳默一直是抱著不支援,不反對,不參與的態度在一旁觀察著。

對於他而言,有時候一些流傳甚廣的都市怪談,甚至還是一種可以不斷挖掘和再生的寫作素材。

所以作為一個在蒙哥利爾生活了將近七年的懸疑小說家來說,他對於附近的所有怪談故事,都不算特別陌生。

而「迷途之城」就是原本他最喜歡的一個。

這個是一個經典的本土怪談,在蒙哥利爾市,這個怪談已經流傳了甚至超過一百年之久,幾乎陳默所認識的,所有蒙哥利爾本地人,都聽到過這樣的傳說。

在雨霧瀰漫的時候,如果你孤身一人行走在小巷或者是無人的街道,那麼就會有機會走進一座空無一人的城市,然後就這樣消失了,再也不會有任何人找的到他。

每一個在蒙哥利爾長大的孩子,都會在小時候被父母警告,如果在雨霧瀰漫之時不盡快回家,就會被如同活物一般的「迷途之城」所吞沒。

事實上,這種故事在全世界範圍都很常見,在東夏被稱之為「撞鬼路」,在琉櫻則是被稱為「神隱」。

本質上都是人們對於孩童失蹤這件事,所做出的恐嚇式預防。

但在蒙哥利爾,這件事稍稍有些不同,因為時至今日,偶爾還是會有人在城市論壇之中的發出,自己遭遇了「迷途之城」的全過程描述。

在他們的敘述中,「迷途之城」不存在任何危險,就像是一個存在與起點和終點之間的一條岔路。

所有人都可能在雨霧之中,在下一個拐角走入這座理論上,並不存在的城市。

然後在還沒搞清楚原委之前,就因為走入下一個拐角,而莫名的出現在之前的小路上。

只不過,這種型別的帖子,無論發在哪一個平臺,最長都活不過幾個小時,就會被平臺方刪除。

有時候,甚至連發帖人的賬號,都會因此而被登出。

有人說這是官方對於真相的掩飾,也有人說,這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