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樹到了,猢猻會散嗎?(4 / 4)

小說:漢末小人物 作者:張有孚

:“搞不好要上戰場,我都多少年沒衝陣了。。。。。。我最近是有些煩躁,我為了誰呀,還不是為了履行給本初的承諾。”

“所以我等都來了,不知道您有什麼章程?”郭援小心翼翼開口詢問,他和在坐的都一樣,心裡非常同情袁熙,誰家攤上這麼個玩意都算倒了血黴。

周遭安靜下來,劉琰也能心平氣和的講話:“冀州想平穩,兄弟就要齊心,你們都看見了現實情況不容樂觀。”

兩邊的家臣互不相讓,袁譚和袁尚就算沒有爭奪的心思,也會被部下裹挾參與競爭,放任不管不用等曹操來打,自己人就得刀兵相見。

在座都是受過袁紹恩情的人,這個時候可不能眼看著局勢惡化,劉琰提議五校和袁熙聯合起來,表明態度支援逄紀的提案。

雖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但是能夠緩解緊張局勢,曹操百分百會趁機打過來,當下最要緊的是做戰前準備,其中關鍵一條就是內部安定團結。

無法擊敗曹操起碼也要頂住首輪攻擊,能把曹操打疼最好,河北不怕消耗戰,把曹操消耗的越狠越好,孫策這個倒黴蛋雖然死了,南邊還有劉表和劉備。

什麼情誼能比的了並肩殺敵呢?興許經歷戰火洗禮,兩兄弟能摒棄前嫌一致對外,上演一出兄友弟恭的歡喜大戲。

郭援風格勇悍熟悉臨陣指揮,身為客將卻一直保持中立態度,與孟岱一樣對於局勢也看的明白,可聽劉琰講完始終猶豫不決。

韓猛也是冀州本地人,擅長衝陣脾氣暴躁打起來就拼命,本鄉本土都在擁護袁尚,明知道分裂不好,可就是邁不出勸阻這一步。

呂曠兄弟始終低著頭,不說同意也不反對,最後還是高蕃開口了:“不至於吧。”

劉琰手指頻繁敲打桌面,聲音逐漸尖利:“現在是不至於,發展下去誰敢保證?”

郭援拱手開口:“主公遺言,我等要奉顯甫為主,戰時方可聽任青州指揮,逄護軍也是這個意思。”

話說得很委婉,可都聽出來話外的意思,五校歸屬袁尚,是將來擊敗曹操後,袁尚繼承大將軍的軍事基礎。

現在事急從權,打仗時臨時聽命於袁譚可以,跟袁熙結盟不行,換句話說,他們是袁尚的軍隊,軍權在逄紀身上,兩人借給誰他們就聽誰指揮。

不借他們就只聽袁尚和逄紀的,至於怎樣應付兄弟爭鬥,是勸阻是旁觀都歸逄紀決斷,郭援講完得到了孟岱和其餘幾個人的一致附和。

劉琰眼睛一瞪:“那你們還來幹啥?”

高蕃乾咳一聲解釋:“若我等於您麾下,當奉馬首,此為先主遺命。”

劉琰嘴角輕抽,現在明白了,這幾個人是來通知的,自己和袁譚一樣有權利指揮五校,前提是逄紀或是袁尚肯借。

怪不得逄紀不來,他是怕劉琰有什麼過分的計劃,不同意會撕破臉因此不敢來,別說,這個孤臣還真讓他給做到了。

談不攏就不談了,不留吃飯全都攆走,劉琰坐在小黑屋裡獨自生悶氣,不多時,史路拉開門送進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淇園的一百多匹軍馬到了。

劉琰沒心思管這個,放在一邊開口發牢騷:“燒馬呀,想幹點事咋這麼難呢?”

現在史路是度遼將軍參軍事,“燒馬”是他的諢號,劉琰抓住當年的插曲就不放,搞的滿城皆知劉度遼有個燒馬參軍。

史路也習慣了,笑了笑開口回答:“當和事佬兒也得具備那個實力。”

走路要兩條腿,辦事要兩手抓,打鐵還需自身硬,腰裡有錢底氣足,不用再多說什麼,劉琰明白手裡沒軍隊幹啥啥不行。

袁熙就是個掛名的幽州刺史,他主動要這樣做誰勸都不好使,因此他很少離開鄴城,軍政大權委託給別駕韓珩打理。

實控地區說是幽南二郡,賦稅幾何兵力情況袁熙只知道個大概,劉琰也沒指望能問出所以然來,讓王度跑一趟,把韓珩叫來當面商量。

袁熙就跟沒他事一樣,白天帶著泰山環出城遊玩,好在這個人算有眼力價兒,晚上回來能說兩句好聽的。

估計韓珩差不多半個月能到鄴城,這都過了好些天卻不見人來,白日袁熙兩人都不在,就剩劉琰孤獨坐在院中枯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