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上將軍之功(2 / 3)

李子強沒有糾纏兵力不足的問題,他已計劃要在南漢招兵五萬,這樣鎮永軍的總兵力就能達到十五萬人以上,就能同時應對兩個強國的壓力。

對南漢用兵,是一場滅國之戰,與佔據楚南時兵不血刃的和平式政變不同,不但在戰場上會有生死相搏,各方面的壓力也是空前的。

此時的華夏大地,比戰國時的七雄爭霸時代還要混亂。那時搞出的合縱連橫之策,就把強大的秦國死死地困在了秦地而無法東出。

而現在楚南的綜合力量,可比強大的秦王朝多有不如。一旦暴露出征戰天下的雄心後,會不會被大周和大唐聯合應對,現在誰也不能下定論。

陸少峰沒有在大會上給與會者更多的言論空間,現在不是搞民主再集中的時候。幾位重量級人物簡短地表態後,他就以政務院的名義,下達了楚南全境總動員的命令,楚南在時隔幾個月之後,再次進行軍事管制。

軍事上,鎮永軍根據作戰物件和目的不同,依戰時條例劃分為兩個戰區,即北部戰區和南部戰區。

北部戰區以防禦為主,由蘇浩擔任戰區司令。向北以內河艦隊為主力,陸軍第一集團軍一師和空軍的一個團為輔,封鎖江北沿岸,保障大江上的水運交通。

向東是在潭州與贛州的邊界,構建防禦工事,由第一軍的第二師承擔主要的防衛任務,監視大唐禁軍的動向。

南部戰區由李子強親自擔任戰區司令,以林州為前進基地,一個月後越過大山脈,爭取在兩個月內佔領南漢都城興漢府周圍的核心區域,六個月內佔領南漢全境,並做好同時東、西進兵的準備。

南部戰區的兵力,包括第一集軍的第三師、四師和第二集團軍全部,炮兵師大部以及空軍的二個團、內河艦隊一支團級規模的分艦隊。

南部戰區的總兵力約七萬戰兵,後勤支援則交由唐子恆負責,組織三萬的民眾承擔後勤保障工作。唐子恆以南部戰區軍管會主任的身份,進入戰區的前線指揮部,協調軍民聯動並籌備南漢軍管會。

這是唐子恆第一次介入到軍事行動中,會場裡的眾人聽到這個任命後,目光都齊刷刷地聚焦到他的身上。唐子恆也沒有故作扭捏之態,學著鎮永軍的風格,只以一句“保證完成任務”做為簡單的就職感言,乾淨利落地接下了這個差事。

杜專員同樣以北部戰區軍管會主任的身份,進入到該戰區的前線指揮部。但他的工作重心,還是在民事方面,因為從北部的形勢上看,近三個月內暫時不會有戰事發生,一切都是以預防為主。

李冒被委以特使的身份,前往金陵城做外交和統戰工作,目標就是儘量確保在大軍南下之時,大唐不會及時出兵從東部側擊楚南。

李迎以參謀長的身份,主持後方軍隊的建設,要在三個月內將新兵訓練好並及時地輸送到前線各部。而王洵做為副參謀長,則要統籌南北兩個方面的軍需供應,並掌握各州府的地方守備軍。

對王洵如此安排,實際上是讓他正式介入到軍隊管理當中,與李子強翁婿搭配。

除了蘇浩對如此安排稍有些意見外,其他人都是各得其所。會後的眾人,並沒有多作停留就各自散去,只有師一級的以上的軍官留在基地裡,由李子強分配具體的作戰任務。

最興奮的人就是李小強,第二集團軍全數南下,他就順理成章地擔任了南部戰區的前線總指揮。

李小強一直是不顯山不露水,但每一次的擴軍,他就官升一級,現在能擔任第二集團軍的軍長,足可見他的能力不差,三兄弟對他也是信任有加。

趙小偉的第一集團軍被一分為二,他出任北部戰區的前線總指揮,雖然預感到這一次的滅國之戰中,他不可能有太多的表現機會了。可趙小偉的心態平和,能很好地完成鎮守楚南的任務也會是功不可沒。

“怎麼了,我們的蘇大司令這次沒撈著仗打,是不是很鬱悶啊?”

如此安排,陸少峰覺得有些對不起蘇浩的一片激情,為安慰他稍稍受傷的心靈,陸少峰難得地對自己的大舅哥開起了玩笑。

“也不是特別鬱悶,只是總覺得有些不得勁。”

蘇浩略略低沉地回應道,心裡還做著自我建設,知道如此安排,陸少峰定會有更深層次的考量。

“有句老話,叫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小浩你明白其中的意思嗎?你現在是鎮永軍的副司令,不再是陣前廝殺的悍將,要明白其中的區別。”

見蘇浩只是習慣性的點點頭,陸少峰便知這小子沒有上心,還在糾結於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