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軍購(2 / 3)

之前在江北對大周的打擊中,已證實這樣的火力配置,僅僅十來艘戰船就能吊打一支近萬人的水軍。在幾天前的衝突中,大唐的水軍更是不堪一擊。

但那不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這次的公開操演,目的就是炫耀武力。所以蘇浩就放開了手腳,也不講究什麼隊形與戰法,如何能在短時間內做到最大的火力輸出,就如何去打。

結果也是很令人滿意,十幾艘靶船隻用了不到十分鐘,就全部消失在江面上。然後就是搶灘之前的火力覆蓋,水陸洲上更是被炸得天翻地覆。

這種火力強度和打擊密度,就是火箭炮的齊射也達不到同等的效果,更不要說是在兩公里之外的精準打擊,而且還是在漂浮不定的船上。

只要不是白痴,就能明白,大唐的那些所謂火器部隊,在鎮永軍的面前什麼都不是,只有被虐成渣的份兒。

李敢雖不是第一次見識到鎮永軍的火力之強,但還是被區區十來艘戰船的火力再次驚倒。他帶著複雜的心情陪一眾的大唐高官看完了操演後,也不顧其他人的反應如何,就匆匆地打馬回城。

在金陵城的城頭,當今皇上李璟也拿著鎮永軍特意提供的高倍望遠鏡在觀看,五公里外也是能聽到隆隆的炮聲,這是最好的說明,用不著他李敢再多費口舌。

李敢對這位皇上的觀感很複雜,在亂世之中能獨立一國,能力自然是不差的。可大唐佔據了江南的富庶之地後,再也沒有昔日的進取之心。李璟較其父李昪,差上的可不是一星半點,最多隻能算是一個守成之君。

論起輩份來,李敢還是李璟未出五服的族叔,也頗得李璟倚重。哪怕是幾年前李敢在楚南大敗,所統帶兩廂禁軍損失過半,也只是在家賦閒了幾月,便復出重掌兵權。

從那時起,李敢就開始重視火器的應用,陸記也被李敢看在眼裡,多次謀劃著要竊取這一軍武利器。彼時的陸記,護衛不過千人,若能舉全力圖之,李敢有十足的把握將陸記絞殺在搖籃之中。

可李敢的提議,只得到了有限度的支援。而陸記一經出世,就如怪胎一樣的瘋狂生長,只短短的兩三年,就成了他李敢所不能撼動的勢力。

現如今,楚南已在陸記的完全掌握之中,還練就了五萬精兵。陸記的各種裝備花樣百出,天上飛的、地上爬的以及水中游的,無一不是前所未見且威力無窮。

李敢意識到楚南勢力已不可阻擋,為大唐江山的存續計,李敢放棄初衷,轉而要極力交好楚南,以求得陸記在軍備上的大力支援。

李敢也知這是與虎謀皮之策,將來必受其害,可也只能如此。若是一味地與楚南交惡,也許在陸記的策動下,大唐就會馬上分崩離析。

見到李璟時,從他的面色上就能看出,這位文弱的皇上已是驚恐未定,對鎮永軍的火炮之威心有餘悸。

用不了三言兩語,李璟就聽從了諫言,全權委派李敢處理同楚南的外交和軍購之事。第二日,又是在李冒的撮合下,李敢與蘇浩再一次面對面地坐在了一起。

之所以說是李冒的撮合,是因為蘇浩只是一帶兵將領,並沒有外交的授權。而軍購的事情李冒自知不能做主,所以幾經溝通,最後政務院才臨時給了蘇浩授權,可以代表軍方和政務院簽訂軍購合同。

“蘇師長,李某此次前來,為的就是軍購的事情。還希望蘇師長能從大義出發,為朝廷提供急需的軍備。如今大周正虎視眈眈,已在對岸集結大量軍隊,有再次南下的跡象。”

在蘇浩面前,李敢已放下了架子,決定以大義和悲情來討得幾分同情。不管怎麼說,楚南現在還沒公開地脫離大唐,只是宣稱自治。

蘇浩卻不吃這一套,對大唐他只有家仇,從無大義之分。對李敢也沒有太好的觀感,因而說話也沒了幾分斟酌。

“李大人,明人面前不說暗話。我蘇浩對大唐,只記得有滅家之仇,大義不大義的與我無關。儘管這樣,我前不久還不計前嫌,親自帶兵殲滅了周軍在江北的數萬人。倒是朝廷卻有負我楚南民眾,私下裡來了一個三國之約,妄想瓜分楚南之地。李大人,我這話說得沒錯吧。”

被蘇浩說得一陣臉紅,李敢只得尷尬地向李冒投去求助的目光。心裡已是對蘇浩恨得牙痛,但有求於人,還不能還以顏色。

“呵呵,李大人,還有一事我還來不及通報。昨晚接到的電文,蘇師長已高升為我鎮永軍副司令,下轄兩個陸軍集團軍,一個師級內河艦隊,一個師級空軍部隊。蘇副司令正是我內河艦隊和空軍的主官,李大人所購軍需,正是蘇副司令正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