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嬤嬤等人是習慣了一切聽從李儷君號令行事的。
只是這回她的要求過於倉促了,短短時間內,叫她們如何能安排好一場出家儀式?
雖說裴王妃早就跟玉真長公主打過招呼,而眼下後者又正好在長安,正月裡也沒什麼事可忙的,大機率能把人請到儀式上做個見證,甚至是充當師者的角色,可就這一位皇家女冠出面,也不夠呀!
呂嬤嬤犯愁地道:“原本王妃與裴王妃說好了,要再把萬安公主請過來的。反正萬安公主素來都住在金仙觀裡,跟玉真長公主又有來往,請人很方便。可嗣王卻臨時插了一手,說是把騰空娘子請來更合適些,騰空娘子人年輕,更能跟小娘子談得來。王妃與裴王妃都不贊成請騰空娘子,這事兒就僵持住了,至今沒有定案。”
竇王妃與裴王妃本來計劃在春暖花開之後,再給李儷君辦出家儀式的,甚至是把時間往後再拖兩年也無妨。她們都不想看到李儷君一個好好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要為父出家。因此,當她們與嗣王李玳出現了意見衝突後,根本就不急著解決,打算把事情放一放再說,而不是直接退讓。
李騰空正是李林甫之女。李林甫為她出家之事,特地在自家大宅的一角闢出一大塊地來改建為道觀,讓女兒能在家中清修。可見她雖是出家人,卻跟家人關係良好,時有往來,不是那麼容易劃清界限的。
明明李玳從前跟李林甫一家也沒什麼交情,還時時覺得自己的本事不比李林甫差,跟楊家兄妹廝混在一處後,言談間還看李林甫的兒孫們更不順眼了。只是後來他見李林甫病重,相位空懸,便又異想天開地貼上去,跟對方黨羽家的紈絝子弟交往,以為可以沾點光,把自己送上宰相之位。可李林甫一家壓根兒就不奈何搭理他,只當他是個小丑。如今李玳與楊國忠徹底反目,居然又想利用女兒要出家的事,拉攏李林甫的家眷。他以為自己跟李林甫一方的人親近了,就是在打楊國忠的臉不成?
隋王極力避免接觸朝中重臣,哪怕李林甫一家亦是宗室,也不例外。竇王妃與裴王妃更清楚,楊國忠已經開始了對李林甫一派的打壓,聖人明顯更傾向於他這一邊,李林甫一家不定什麼時候就要出事,怎能在這種時候跟他家扯上關係?
然而李玳偏在這時候犯了擰,非要跟繼母以及不順從自己的妻子對著幹。崔呂二位嬤嬤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她們當然更傾向於兩位王妃的想法,奈何自己身為奴婢,無力違抗愚蠢的主人,只好沿用王妃們的方案,祭出一個“拖”字決了。
可如今李儷君忽然說要提前舉辦儀式,這導致整個方案停滯的關口就過不去了。她們還是無法解決李玳要求邀請李騰空的問題。
但李儷君認為這事兒很好辦:“李林甫剛死不信,他的兒女不需要守孝嗎?這種時候請騰空娘子不方便吧?我提前辦了儀式,也省得人家辦完喪事後,阿耶又提出請人的要求了。”
李騰空在宗室和歷史上的名聲倒是不錯,李林甫死後諸子皆遭殃,她卻能全身而退,隱居山林,還用習得的醫術醫治了不少民眾。李儷君對她觀感不錯,卻沒有結交的想法。她深知李林甫的家人很快就要倒黴了,根本不擔心自己不請李騰空,李玳日後會多說什麼。
呂嬤嬤聽了她的話,立刻就答應下來:“那老奴就給王妃傳信,請她出面邀請萬安公主了。”
萬安公主自先帝駕崩後就出家,一直在金仙觀為長輩祈福,平日行事低調,性情也好。說實話,呂嬤嬤是更樂意讓這位貴主成為自家小娘子出家後的引路人的。說起在宗室女眷中的名聲,萬安公主其實比玉真長公主還好一些。
李儷君對此並無異議。呂嬤嬤又跟二紅她們商量起,要怎麼加快佈置新道觀才好。
如今新道觀基本已經完工了,雖然花木尚未到位,但大冬天的也不指望有什麼好景緻了。自家小娘子本就無意在道觀中長住,因此只要把主殿與主院收拾出來,有地方舉辦儀式,還有地方容小娘子一行人小住三兩天,並招待王府諸位親長以及前來見證的宗室女冠們歇腳,也就足夠了。儀式完成後,小娘子還是要回到紫雲山房來的。
呂嬤嬤等人有了腹案,立刻就開始行動起來。她們一邊往長安隋王府裡飛快傳信,一邊收拾行囊,預備返回長安。李儷君也換回了居家的衣裳,重新恢復了隋王府四娘子的身份,在奴僕環繞下打點好山莊中諸事務,給嵯峨山別院等地傳信,然後登上馬車,重回京城。
等到她重新回到隋王府,拜見家中諸位長輩的時候,已經是三天之後了。
她的忽然迴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