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願意留下,那也不必強求。只要不是象那幾個做了賊的侍女一般被人收買了叛主的,都可以放手。大家好聚好散,今後還在一個王府裡生活,留點香火情,說不定將來還有用得著人家的地方。
但那些行跡可疑,卻沒有露出明顯破綻的人,李儷君就主張先借著母親陳氏喪事的名頭,把人送去守墓或為故主祈福,又或是送去陳氏陪嫁的田莊裡做事,慢慢觀察著再說。反正人到了陳氏的田莊,就相當於到了自家的地盤,還怕他們會跑了不成?日久見人心,用這種方法,也不怕會冤枉了誰。
兩位嬤嬤對李儷君的處置方案都沒有異議,心裡還覺得小娘子果然是長大了,前幾日還只知道憨吃憨玩,如今卻能井井有條地安排下人的去處,真不愧是老太爺與娘子的親骨肉,天生的聰明能幹!
崔嬤嬤還表示,小娘子昨天吩咐的事,她已經讓兒子傳話下去了。雖然暫時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離開,但聽說的人都讚歎小娘子仁義厚道,有外祖遺風呢。但凡不是喪了良心的人,就算真的離開了,心裡也會念著小娘子的恩典,不敢做出投敵背主之舉的。
崔嬤嬤小聲表示:“做慣了生意的人,心裡都有桿秤,即使仰慕人家高門大戶的貴人們風光,日子還是要自己踏實過的。與其去投奔害死了娘子的仇人,還不如另尋靠山。長安城裡急需人手打理家業的貴人多了去了,投奔誰不行呢?誰不想找個厚道的主家,將來能安心過日子,不會輕易被舍了性命前程去?小楊氏孃家也不是什麼顯赫高門,風光的是別的房頭,本家也並非人人與她一條心,還輪不到她耀武揚威!”
崔嬤嬤舉了個例子,比如今天早上來弔唁的楊家老夫人與幾位郎君,就明擺著跟大郎儉讓、大娘子俶君更親近,並不贊同小楊氏對三娘子妍君的教導。小楊氏要請老夫人去後宅吃茶,順便看看四郎,也被她拒了。
楊家老夫人本想來看望李儷君的,竇王妃推說孩子要養傷,婉拒了,他們一行人便去了李儉讓的屋子,還把小楊氏拒之門外呢,也不知道都談了些什麼,足足過了一個時辰方才告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