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鵬則好奇的問道:“什麼叫山料?”
寒風脫口而出:“緬甸北部親敦江支流烏龍河流域,地形為丘陵及河谷平地,林草茂盛,雨量充沛,年降雨量高達3000毫米以上,是優質翡翠的主產地。
按翡翠產出環境分為山料和仔料,山料是未受風化破碎而與原巖長在一體無包裹的石皮內外相同。仔料是經受風化破裂,經水土或河流沖刷轉移形成外殼,其外殼特徵與產地地質、土壤、植被及水質有密切關係,即場口不同而原石也有差異。
著名的場口其賭石有典型特性。如位於烏龍河中游老場區,其中大場口有27個。已開採到20米以下,共分三層由上而下,第一層黃沙皮,第二層黃紅沙皮,第三層為黑沙皮。在後江場區有10多個場口,質量好、產量多,很受商家重視的新場口,其深部產出之石以紅蠟、黑蠟和白黃蠟殼為顯著標志”
這番話說出,不禁令王六目瞪口呆,他絕對沒想到這個寒風居然對緬甸的礦場和原石品質分佈這麼清楚,一時之間無言以對,傻乎乎的看著寒風。
寒風笑道:“這裡接近後江場區,居然出現了山料,看來我沒有看錯啊”
程鵬吃驚的看著寒風問道:“大哥你是說這裡有玉礦?”
寒風不置可否的笑笑:“呵呵,我還得再仔細看看。呃對了,王隊長,這裡是李家廢棄了的,如果咱們來開採李家不會干涉吧?”
王六說道:“不會,一旦廢棄就需要把原來挖出來的地方填回去,他們已經將原來挖過的填了一些回去,這就表明他們是真正放棄了,也到政府那裡消了手續,如果後面再有人開採,那就是自己的了”
寒風點點頭,開始埋頭在山頂上轉悠,走了兩圈,把他興奮得差點笑出來,憋得很辛苦!
看看已經是下午,寒風對王六說道:“咱們今天不走了,就在這裡過夜吧”
王六有些緊張的說:“寒先生,這裡叫孟拱,是緬甸玉石的主產區,也是科秦邦的地盤,你應該知道科秦邦是緬甸最強大的反政府武裝所在地,在這裡過夜不安全啊”
寒風不以為然:“沒事,咱們只是住一個晚上就走,想來他們不會知道的”
王六想想也對,哪有這麼巧的事情呢?
科秦邦地域遼闊,佔據緬甸東北部,東邊和我國的雲南接壤,武裝人員有一萬多人,他們一直都在謀求獨立。我國援建的水電站就在科秦邦境內,也受到他們的干擾阻攔,導致無法按期完成。他們是一幫徹徹底底的亡命之徒,是緬甸政府最為頭疼的反政府武裝。
在這裡,為了後續故事的開展,不得不先說說科秦邦的歷史和如今的形勢。
緬甸有七個省和七個邦,七省的居民主要是緬甸的主體民族緬族;七邦是指科秦邦、撣邦、欽邦、克倫邦、克耶邦、孟邦和若開邦,多為各少數民族聚居地。
自緬甸獨立後,政府軍與各邦追求更大自治權的民族地方武裝不時發生衝突。夾在華夏和印度之間的科秦邦面積大約8。9萬平方公里,在緬甸全國居第二。首府密支那,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在二戰中,中國遠征軍和盟軍與日軍在此進行激烈的戰鬥。
該邦資源豐富,《紐約時報》把它稱為“玉石與黃金之邦”。有專家介紹說,科秦邦的主體民族是科秦族,與中國少數民族景頗族和傈僳族為鄰。
科秦獨立軍組建於1961年2月5日,當時,緬軍中的一支以“早丹”等三兄弟為首的少數民族軍來到科秦地區,宣佈成立了“科秦獨立軍”和獨立的“科秦政府組織”、“科秦政黨”,並實際控制了科秦邦。科秦獨立軍與政府軍於1994年達成停火協議,緬政府承認其為“科秦邦第二特區”,其轄區為位於緬甸科秦邦東北部,與我國雲南及印度的阿薩姆邦接壤,下設12個縣。
除了科秦獨立軍掌握的“第二特區”,科秦邦還有科秦新民主軍控制的“第一特區”。科秦新民主軍是1989年10月由緬共101軍脫離緬共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約6000平方公里。
也就是說,科秦邦現在有三支武裝盤踞著。與雲南騰衝隔界相望的是緬甸的甘拜迪市。該地區名義上由緬甸軍政府控制,但緬甸的另外兩支武裝———科秦獨立軍和邊防軍也在附近盤踞。邊防軍又是由緬甸政府軍改編的三支少數民族地方武裝組成,其中就包括科秦邦第一特區的科秦新民主軍。儘管邊防軍在表面上歸順政府軍,但該武裝的首領並不願意為打擊獨立軍而損耗自身實力,因此三方一直以來都處於緊張的僵持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