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切割物料、刻畫相關陣法。這些都是細緻活,沒辦法太快,尤其是涉及到許多陣法的巢狀、能量的梳理工作,更是得細緻調整。
與此同時,鎮元子也在萬壽山中開始忙碌了起來。
在研究過三個徒弟的“陣法標準化結構”理論之後,他對自己道場的許多佈置都有了提升思路。
可想要在如此巨大的面積中更改佈置,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精力,更需要巨量的天材地寶。
好在這些年裡鎮元子也收集了不少,正好都用上。
於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山上的眾仙都覺得自己頭頂的天空時不時就變上一變,明明覺得變了,可仔細一看又好像什麼都沒變。
腳下的山體也是一樣,動不動就震盪一次,好似地震要來了,可偏偏沒有後續,整得眾仙心中一上一下的好不彆扭。
山中的獸群們也被整的吃不好睡不好,一些體質特殊的靈獸,甚至被折騰的癱軟在各種地方動彈不得。最後還是被心地善良的小黃催著活力滿滿的小紅一個個送回去的。
這樣的時間持續了大半年,當一切恢復正常,小紅都已經形成了每天早晚兩次繞著整個萬壽山巡查一圈的習慣。
……
黃皮葫蘆中
這片天地中,終於出現了玉樓之外的第二個建築。
這個建築飄在高空,距離地面二十丈,地步形狀好似一艘船,當然你要說像衛生巾也差不多,兩頭窄、中間寬。
這建築並不大,畢竟葫蘆空間有限,太大了遮天蔽日的也不好。
正中間最寬的部份,是一棟二層的實驗室,暗藏許多刻畫繁雜的陣紋,但表面被一層特殊金料覆蓋,使得整體呈現出暗淡的銀白色澤。
實驗室的裡面是一排九個、並分三組的立卵形、透明培養倉,高一丈左右,直徑一丈二,它們並列在牆邊,背後連線著一道道仙料管道,複雜而神秘。
在這九個培養倉的前面、實驗室的正中間,有一個更大的、橫躺著的培養倉,也是透明的,但長有三丈,直徑也有一丈左右。
此時這十個培養倉裡面都是空的,但正有幻彩流光順著那些管道飛入其中。流光碟旋之中,一滴滴仙津正被提煉匯聚,成為塑造人殼時的關鍵培養液。
在這棟二層實驗室的兩側,分別延伸出兩個狹長的單層建築,佔據了兩頭收窄的部份。這部分建築裡面是一系列環環相扣的陣法結構,用來做能量與物料的投放、轉化與傳輸。
這些陣法結構都藏在內部,外面看只是一個個形狀各異的物體彼此緊密連結,不同的物體上還有各自的塗裝,上面還標註了許多外人看不懂的文字、符號。
每一個不同的結構上,都有許多晶石按鈕。在這些結構體的看不到的位置上,甚至還預留了許多介面,可以拿來連線其他陣法結構。
總之,陳書同、清風、明月三人盡最大努力,將這個“人殼製造機·仙卵二號”設計了出來,還儘可能的保留了足夠的擴充套件性。
此時,陳書同正站在最大的培養倉前面,指著面前的一個超大的桌面平臺,介紹道:
“這裡就是咱們整個實驗室的總控制中心了,這裡的按鈕可以控制所有結構的通斷,這幾個介面,到時候裝上影畫螢幕,用來顯示各項資料變化……當然,其中許多資料都得咱們自己算出來自己填上去……不過沒關係,等自動化發展起來之後,就不用手動填寫了!”
陳書同很謙虛了,按照他們的設計,至少在兩側各個結構的物料、能量的傳送變化資料可以自動顯示出來,只差培養倉中的許多資料需要自己手動計算手動填寫。
“那現在就只差影畫螢幕了啊……”明月一邊感嘆一邊使勁兒撓頭。
這正好是分配到她手裡的工作,將陳書同揉和出來的“影畫法”改造成法陣,並最終制造出能夠顯示畫面的顯示器來。
改造成法陣簡單,展示出影畫來也很簡單,難點就在怎麼把簡單的能量強弱、大小訊號轉變成各種影片畫面。
這裡面需要用的知識可不是簡單的一種兩種,其中最難的的一點就是讓神仙們擺脫對十進位制的依賴……
但因為有超自然力量這種東西存在,恐怕神仙們很難意識到可以用二進位制的思路來解決這個問題。
就在陳書同糾結要不要把二進位制的思路拿出來的時候,他突然感覺到袖口傳來了異動,緊接著便有一個聲音響起:
“師父,師父我成功啦!他的魂魄開始修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