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越打越慌,正打算收了神通去救助猴群,突然聽到了水簾洞中傳來了哪吒的聲音。
二郎神也覺得奇怪,便暫時停下了手來,認真聽著……然後他就懵了:
——這是怎麼回事?哪吒為何會在花果山!他設道場做什麼?他不是有道場嗎?
正疑惑間,哪吒後面半句話也傳來了,然後二郎神就悟了:敢情是為了救那群猴妖!
能聽明白緣由是一回事,能認定“犯天條”是另外一回事。
只要玉帝大天尊不開口,那就沒人能說哪吒的行為是錯的。
對面,此前本因為瞥見猴兵潰散而心神不定、生了退意的孫悟空,此時卻因哪吒的這番喊話而戰意再起!
他仰天大笑,點指二郎神:
“好外甥!再來打,再來打!今日老孫必要讓你好看!”
“潑猴!莫要得意!死來!”
兩個萬丈高的巨人又撞在了一起:
驚雷狂風火流星,巨柱金梁亂天庭!
青面獠牙驚仙將,朱頭紅髮……醜哭人……
五位天王叫苦連連,可沒辦法,只能咬牙穩定四方,盡力防止戰鬥餘波誤傷了凡塵。
……
天庭,凌霄殿
孫悟空與二郎神的戰鬥從一開始就被眾仙關注著,當見孫悟空落了下風,眼看就會落敗時,眾仙的臉上都浮上了笑容。
“這潑猴活該,平日裡乖張難管,現在知道慌了!”
“解氣解氣!以前仗著自己能征善戰,不當人子,現在吃到苦頭了!”
“不愧是二郎真君!哎呀,那潑猴叫什麼大聖,甚是囂張,我看二郎真君才當得起大聖這個稱號!”
身在高位的玉帝大天尊、王母娘娘、太上老君、觀音菩薩卻不像其他仙家這般放鬆。
到了他們這個位置,看人看事都不會再以單純的喜好來評判,孫悟空所展現出來的戰力,已經遠超此前預料。
觀世音菩薩越看越是心驚,問道:
“大天尊,這個大聖是在何處修行,竟能修出此等本事,想來是師出名門。”
大天尊搖了搖頭,並未多說什麼,只是與王母娘娘對視了一眼。倒是旁邊太上老君若有所思道:
“這法天象地之法,乃是混元秘法,二郎真君可以施展並不新鮮,倒是這位大聖著實有些神異,若不是師出名門,必是天生的神聖!”
眾仙家正說話的時候,哪吒喊出來的話傳到了天庭,傳入了眾仙家的耳中。
“這……哪吒這是在做什麼!”
“三太子趁亂搶了花果山?難道這花果山是什麼洞天福地不成?”
“三太子也太亂來了,正是戰時,不思征戰殺敵,竟然跑馬圈地,有些過了。”
“如此亂來,等大軍凱旋,說不得也得治他個擾亂軍心的罪名!”
“治罪?為何治罪,你們沒看就是因為三太子強佔洞府,這才讓那潑猴心慌意亂、落了下風嗎!”
有人討厭孫悟空,也有人喜歡哪吒,自然好話壞話都有。可不管好話壞話,大家都有意無意的忽略了那些逃竄進水簾洞的猴兵。
玉帝大天尊神色複雜,一面因為哪吒最近一百多年的飛速成長而高興,又因為哪吒失了童真童趣而憂心。
王母的神情比大天尊更加複雜:
“這孩子,竟也學會這些東西了。”
太上老君皺眉沉思,他倒是不在意哪吒做了什麼。因為不管哪吒做什麼,那都是天庭自己的人,只要玉帝不說錯那就沒半點問題。
老君真正在意的是孫悟空。
雖然這已經不是孫悟空第一次與天庭開戰了,可這次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卻遠不是之前能比的。
這讓老君不由得思考起來:他現如今這般強悍的戰力,莫不是因為吞吃了我的五葫蘆金丹?!
——我那金丹有生有熟,全被他吞下腹中,若按常理推算,不用上幾十上百年,根本不可能將藥力完全消化!可如今有大天尊的外甥、二郎真君與他鍛鍊,怕是能用千倍萬倍的速度煉化藥力!
觀世音菩薩也在認真思考:
——這個大聖戰力強橫,連玉帝外甥都無法降服,看那五位天王苦楚,想來是撐不住了!若繼續下去,二聖之爭,怕是會直接波及人間,到時候定會死傷無數!
想到這,觀世音開口道:
“諸位,這凌霄殿遠了些,不如我們去南天門處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