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葫蘆空間,聽著孫悟空第一次叫了老師,心裡雖然開心,可多少還是有些不習慣。陳書同儘量不去思考這些,只解釋道:
“這世界上並不是只有黑白兩色,自然也不是隻有對錯二元。你出身花果山,未經人世紛爭歷練,那些小廝可不一樣。被他們誆騙嘲弄,怒而出走,但走時並未傷人,更無害於天庭,能算什麼錯。”
孫悟空接受了這個解釋,可按照這樣來說,那他盜蟠桃、偷御酒,攪鬧蟠桃會就是無可辯駁的錯了。
在他問起時,陳書同追問:
“說起這個,我倒是有些好奇。那些蟠桃,是每年都成熟,蟠桃大會是每年都舉辦嗎?”
西遊記原文中在這方面的記述並不仔細,可前言後語中似乎每年都有蟠桃成熟,每年都能舉辦盛會。
孫悟空否認了這種說法,明確告知了蟠桃園中的情景與狀況,包括蟠桃神樹的巨大,蟠桃神樹的數量,結果數量與最終成熟的數量……至於神果衰敗的原因與狀態,天瀾仙帶來的天外資訊等,都未曾提及。
“那就有些意思了,天庭廣袤,每一層天都有巨大的面積,可為何你的大聖府要放在蟠桃園邊上呢?要我看,從一開始,大天尊就打算讓你去掌管蟠桃園,只是拖了很久才宣佈這個命令。”
孫悟空愣了一下:
“總不能大天尊一開始就想讓我偷吃蟠桃吧?”
陳書同笑笑:
“至少在我看來,大天尊肯定知道你會吃,只是沒想到你會吃光……自然也沒想到你會攪鬧蟠桃會,更沒想到天兵天將抓你會那麼費勁。”
孫悟空乾笑兩聲:
“所以我還是做錯了。”
陳書同又按了按孫悟空的胳膊:
“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有錯就要認,捱打要立正,敢作要敢當。你攪鬧蟠桃會,大鬧天宮是錯,所以你在受罰,很合理。待你刑滿得出,還是那個頂天立地的齊天大聖!”
孫悟空的心情有些複雜。可咂摸了這句話幾遍,孫悟空突然想到:
“老師,你知道我攪鬧蟠桃會,也知道我大鬧天宮,此前還曾讓我不要動用眼睛神通,想來不僅知道我曾在那老君的八卦爐中鍛鍊,更知道我的眼睛在八卦爐中遭了損害……難道老師是三清的弟子?”
“若我真的是三清弟子,早就和哪吒一起去見你了,哪會拖到現在。我既不是三清弟子,也不是天庭神仙,更不是那靈山的和尚……”
“老師這不是那也不是,為何能知道這般多事的?”孫悟空越來越好奇了。
陳書同苦笑:
“知道這些事並不關鍵,雖然我知曉這些的原因有些特殊,但日後會告訴你。在那之前,還是將注意力放在最關鍵的問題上比較好。”
“那,什麼才是關鍵的問題?”孫悟空收起了心思。
陳書同嘆了口氣:
“關鍵在於,玉帝對你第二次上天后的安排算得上謹慎、周祥了,可這謹慎、周祥的安排,卻有了巨大的紕漏,而這個紕漏還完全超出了玉帝的設想、超出了玉帝的掌控。
這說明……三界之中,湧動的暗流已經快要浮出水面了。”
陳書同並不知道天外的異變混沌多麼可怕,更不知道三十三天之上的具體變化。他只是結合目前已知的資訊,包括孫悟空的講述、鎮元子的傳授等多方面資訊來進行的綜合判斷。
可這些判斷,卻正好指向了孫悟空刻意隱藏起來的內容。
孫悟空幾乎要衝動的將那些事情和盤托出,但他最終還是忍住了。
一來是這件事事關重大,就連天庭上的神仙都沒幾個瞭解的。
二來是天瀾仙將那些事情告訴自己的時候,也曾經提醒過,那些事影響深大,就算眾仙家都有各自的猜測與懷疑,就算他們真的猜到了最接近真實、最可怕的情況,也不能公開。
天瀾仙當時說的很明確,只要不說出來,那眾仙家都還能有點念想,可一旦說出來了,那失去了最後這點念想的神仙們會做出什麼事兒來,就無法掌控了。
因此,孫悟空強行按住心中衝動,只追問道:
“俺在天上真麼多年,並未見到什麼湧動的暗流。老師,你說的這些暗流,是什麼?”
陳書同只當孫悟空還是那個單純的猴兒,便也沒打算將末日的事情說出來,只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
“我在人間這幾百年,見了太多腌臢……有妖怪吃人,也有神仙吃人,更有甚者,凡人也在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