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乍現,周圍的蜀軍士兵就紛紛捂著喉嚨或者心臟要害栽倒在地。
看似高思繼的殺戮並不血腥,但效率比起李嗣業更高,自身的消耗還更小一些,交戰片刻時間,倒在他那條長槍下的蜀軍士卒就有近百人之多。
親自掩護部隊後撤的高思繼,一杆長槍左衝右突,總是從一個不可思議地角度刺出,每一槍都能帶走一名蜀軍士兵的性命,讓他們根本不敢過於靠近過來,更加談不上阻止秦軍部隊的撤離了。
最最關鍵的是,負責指揮的王翦,發現不對勁的時間太早,下達的撤離命令也很及時,在大批秦軍放棄糾纏,飛速撤離的時候,那些偽裝成民夫的蜀軍士兵,才剛剛開始更換裝備,根本就沒有完成集結,更遑論追擊了。
好不容易等到近萬蜀軍換裝、集結完畢,結陣衝上來的時候,秦軍士兵早就撤了個乾乾淨淨,只剩下遍地的屍體、廢棄物資以及破損的車輛,彷彿是在嘲笑這群姍姍來遲的蜀軍一般。
不用說,這支同樣計劃沒有能夠得逞的蜀軍部隊,幾乎沒有什麼耽擱,甚至都沒有去救治那遍地痛苦哀嚎的民夫、士卒們,在各級軍官的統率下,快速追擊王翦所部。
先行一步的騎兵部隊,與負責墊後的程咬金所部大打了一場,雙方都付出了一些傷亡代價,卻誰也奈何不了誰,索性罷戰,各自退去。
這支蜀軍部隊的規模更大,足足有1萬多人,其中的騎兵也要多一些,差不多將近1500之眾,其中還不乏精銳騎兵。
程咬金所部僅僅只有800餘人,兵力是蜀軍騎兵的一半,還只是普通的輕騎兵而已,不管是個人實力還是武器裝備,都與蜀軍騎兵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在同等條件下的正面交鋒,兵力少的一方無疑是吃虧的,程咬金麾下的這支騎兵部隊就是面臨著如此情況。
好在程咬金這個傢伙性格頑劣,平時看似有些不太著調,可是到底是跟著李世民、秦瓊在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宿將,到了戰場上,那就彷彿變了個人一般。
身先士卒,帶著麾下騎兵反覆衝擊蜀軍騎兵陣型,以少打多,與蜀軍騎兵血戰多場。
演義與正史結合的程咬金,一柄宣花大斧可不再是隻有三板斧的本事而已,完整的天罡三十六斧在他手中被重現於世,雖然他對這套斧法的掌握和領悟程度都不夠精神,與真正的高手交戰有些不夠看,但凡武力強大一點的人,都能夠欺負他。
可是這種狀態下的程咬金與另外一位同樣使斧的黑廝卻有著同樣的特性,那就是絕對的虐菜好手。
一群武力值只有40多點的蜀軍士兵,在程咬金手下,很難走過兩個回合,百鍊精鐵打造的宣花大斧,勢大力沉地一斧頭劈下,連人帶武器就被砍成兩半。
在蜀軍騎兵群中,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將一個個攔路的蜀軍騎兵砍翻下馬,甚至還有不少戰馬都受到了波及,被砍翻當場,還有整個馬頭都被砍飛出去的。
蜀軍騎兵中的都尉、校尉看不過程咬金的囂張,主動上前迎戰,結果不過是比手下的小兵們強了那麼一點點,多堅持了一兩個回合而已。
靠著程咬金的強悍武力以及虐菜屬性,人數更少的秦軍騎兵那叫一個士氣如虹,一次次地衝鋒,一次次地殺穿蜀軍騎兵陣型,雖然付出了200多人的傷亡代價,可卻給蜀軍騎兵造成了至少600人的傷亡。
總共才1500多名騎兵,連續數次衝鋒之後,竟然死傷了600多人,超過了三分之一的傷亡代價,讓這支蜀軍騎兵部隊難以承受。
尤其是為了阻攔程咬金,多名都尉乃至校尉被其陣斬,失去了高階軍官的指揮,剩下的蜀軍騎兵當然也不會繼續傻乎乎地拼命,主動撤出了戰場。
蜀軍騎兵一撤,程咬金也沒有繼續追擊,一聲令下,就帶著繳獲的戰馬還有傷員快速撤離了。
能夠打成這等戰績,全靠程咬金的發揮和勇猛,麾下的騎兵根本就不佔優勢,若是繼續這樣打下去,程咬金或許無事,但是麾下的騎兵恐怕就要付出更大的傷亡代價了,實在是不太值當。
這等關鍵時刻,程咬金那混世魔王的性子可沒有犯病,而是相當冷靜地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
兩支運糧隊全部都是假的,讓葉白和王翦兩人的計劃沒有能夠成功,反倒面臨著萬餘人的蜀軍部隊在身後追擊,沒有那麼容易就擺脫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