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叛亂並不是什麼獨立事件,而是有著完整計劃的。
在一開始武安郡各府的山賊、土匪四處劫掠就是這一場計劃或者說陰謀的起始。
匪軍的聲勢太大,府軍必須鎮壓,連左武衛都出動了。
調兵令下達,很多事情就已經不受掌控了,真正當家做主的也就不再是後方的郡尉、都尉們了,而是前線的府軍軍官,自然也就創造了一個極好的叛亂的條件。
繼而蜀軍大軍入侵,左武衛和府軍損失慘重,一面將前營派上戰場,一面在後方集結大批的主力部隊,準備北上增援,這一下就給了叛軍隊伍可乘之機。
奉命集結,連糧草輜重等等後勤物資都不需要操心,郡衙的官員們和左武衛大將軍府都準備好了。
拿著這些朝廷提供的糧草輜重,一反手就掀了桌子,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
甚至於葉白敢肯定,這個叛軍勢力搞不好與蜀軍也有所勾結,若不然雙方的時間不會如此巧合,先後發動,可以說將武安郡的左武衛和近20萬府軍全部葬送。
叛軍一旦獲勝,整個武安郡將會再也沒有大規模成建制的正規主力部隊,分佈在各縣、府的少量府軍,絕對擋不住如狼似虎的叛軍還有蜀軍,全郡淪陷只是遲早的事情。
退一步來說,就算那位尚未謀面的左武衛大將軍能力出眾,率領中營以及府軍大發神威,擋住了叛軍的攻擊,並且反敗為勝,可還有30萬蜀軍入侵部隊呢。
與叛軍血戰一場,必然會損失慘重,再與兵力眾多的蜀軍交戰,獲勝的機會可不大。
沒了左武衛,不但武安郡會淪陷,西北三郡另外兩郡也多半保不住,這兩郡根本就沒有衛軍駐守,只有負責地方治安的府軍而已。
並且這兩郡的府軍那是真正的府軍,戰鬥力不如武安郡府軍不說,編制也是維持著基本水平,只有5營10萬兵馬,估計不是蜀軍以及叛軍的對手。
震驚過後,葉白猛然想到一事,趕緊詢問道:“金林府的情況如何?”
“金林府並沒有被叛亂所波及,叛軍們好像也沒有攻打金林府的意思,只是派兵封鎖了金林府與蘭玉府之間的通道,似乎是想要切斷兩府的聯絡。”
葉白又有些想不明白了,若是叛軍與蜀軍有勾結的話,這個時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從後方攻打金林府,與南下的蜀軍兩面夾擊,徹底消滅金林府的府軍還有前營。
如今這般按兵不動,僅僅只是封鎖通道是什麼意思,那架勢就好像是放棄金林府,坐看前營與蜀軍打生打死一般,難道他們與蜀軍並沒有任何勾結,只是借勢而起?
可是也不對啊,若僅僅只是借勢的話,根本就不應該在這個時候發動叛亂,應該讓那位大將軍帶著中營以及府軍趕到金林府之後,再在後方掀起叛亂才是最好的。
那般一來,大將軍可就左右為難了,要麼不管南下的蜀軍,班師平叛,要麼就繼續抵擋蜀軍的入侵,坐視後方徹底糜爛。
現在叛亂算怎麼回事,明明是幫助蜀軍更快地拿下金林府啊,自己去面對大將軍的主力部隊,等於是給他人作嫁衣裳,完全不合理啊。
“永寧府的局勢如何,大將軍是否還能夠堅持?”
“具體的情況,其他兄弟還在打探,我們不過是先行一步回來傳遞訊息的,不過情況不太樂觀。”
“朝廷那邊是否已經得知叛軍之事,並且派出大軍前來征討和支援?”
又是一個新問題,可惜兩名風塵僕僕的錦衣衛只是無奈地搖了搖頭,讓葉白大失所望。
錦衣衛的確是打探情報的好手,可他們如今的身份、地位實在是太低了一些,情報網路也沒有成型,獲取情報的渠道有限,根本就接觸不到太過高階的情報資訊,若不是右營、後營叛變的事情動靜太大,估計他們連這個訊息都打探不到。
看樣子還是要將他們安排到更加高的位置上才行啊。
心念轉動間,葉白的心裡隱隱地有了個想法,揮了揮手,示意兩人先下去休息。
等到前來傳訊的錦衣衛離開之後,葉白的神情有些糾結,就好像是遇到了棘手的事情,一時間拿不定主意一般。
過了好久,蘇乾的臉色才漸漸地平緩下來,狠狠地咬了咬牙,大聲說:“來人,去傷兵營把賀應給我叫來。”
“諾。”
守候在營帳外的親兵們,連營帳都沒有入,就高聲應諾,隨後就有一陣腳步聲從外面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