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wipi通訊晶片
所以晶片製程工藝落後不代表著不能賺錢,只是代表著你不能暴賺。
會因為賺不到足夠的利潤收入,無法採購先進的生產裝置而逐步沒落直到破產而已。
所以如果操作得好,那光靠180奈米與350奈米晶片的利潤收入,維持晶片工廠的運營乃至支撐130奈米晶片良品率提升都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前提150奈米和350奈米的良品率能做到9999,或者能找到代工訂單或設計生產出售自己的晶片,但兩者都做好的企業顯然沒有。
前世也就一個三惺電子做得最好,讓他們活得很滋潤,但這也讓他們被許多手機同行忌憚。
最終手機同行們代工手機晶片時,並沒有選擇第一優先找三惺電子,而是優先找更加專注於代工行業的臺積店代工手機晶片。
至於臺積店專營代工模式,還是三惺電子這樣一邊自產一邊給人代工的模式更好,前世也是眾說紛紜。
但林晨知道三惺電子這樣的模式才是最適合曙光科技的,因為臺積店那樣專營代工,不親自經營自己手機或電腦業務雖然讓他們很專業。
也能獲得全球許多廠商的信賴,讓晶片設計公司不用擔心像三惺電子那樣久不久來個“晶片廠冒煙事件”,然後導致晶片供應量暴跌的結果。
但臺積店專營代工的模式也不是沒有缺陷,他們雖然能天然獲得晶片設計公司的信任青睞。
但這樣也太過依賴外界環境,一旦發生什麼事件突然接不到後續晶片代工訂單了,那就會在晶片廠的龐大運營開支下直接破產。
所以臺積店這樣專營晶片代工不親自下場的模式雖然能天然獲得很多代工訂單,但風險也太大並不適合曙光科技。
所以三惺電子那樣的模式才是合適曙光科技的,這樣就算沒有任何代工訂單,那晶片廠憑藉曙光科技的訂單依然能活得很滋潤。
而且就算晶片廠賺不到什麼大錢,沒有錢繼續採購先進裝置,那曙光科技完全可以直接給錢晶片廠,支援晶片廠繼續購買先進的生產裝置。
這時如果能接到代工訂單那就是能爆賺一筆了,算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一種經營模式,也是最適合曙光科技的模式。
閒話不提,林晨在視察完晶片工廠後也沒有返回鵬城的曙光科技總部,而是直接就在這裡留了下來。
其中第一步就是要改良晶圓片的純淨度與提升良品率,
晶圓片的純淨度不說達到前世普遍的9個9級別,起碼也得達到7個9級別。
在這之後就是晶圓片的良品率提升問題了,當前晶圓片的良品率只有97太難看,不說達到9999,起碼也得達到999才行。
之後要改良的就是180奈米和350奈米制程工藝的良品率問題了,林晨需要讓他們的良品率最低達到9999乃至999999為止。
其中晶片生產的良品率提升上面,林晨有著系統buff質量增加15的增幅加成。
在系統15的加成下,林晨也許真的可以達到4個9這個傳奇良品率級別。
當然為此曙光科技那邊並沒有因為林晨不在而停止運轉,曙光科技在雷布斯這個前世營銷大師以及天才掌門人的帶領下依然穩步快速發展著。
新高階手機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發之中,而類似於曙光a2與曙光f2的同款手機也正在研發之中。
當然所謂的研發,實際只是換個皮換個外形,底子還是一樣的技術底子,屬於換湯不換藥只換個皮。
此外全球各地各個城市的曙光電子直營店都在新建中或者開業之中。
曙光科技的目標是在全球每一個“縣”級別的城市都開設一個或大或小的曙光電子直營店。
當然在這其中,國內曙光特色的區域承包商銷售體系也是在海外搭建了起來。
其中曙光特色的區域承包商銷售體系剛開始在海外建設其實不怎麼順暢,堪稱是起步艱難無比。
畢竟說句老實話曙光科技的區域承包經銷商制度,對於當地經銷商來說並不怎麼友好,有點“苛刻”。
讓他們沒有了那種主動權在握的高高在上感覺,還要面臨曙光電子直營店的激烈競爭。
此外曙光科技剛起步進入他們國度的時候,曙光手機在他們眼中也只是一個國外的小雜牌手機而已。
雖然這手機大夏國算得上是稱霸一方,但曙光科技在他們國度知名度不高啊,品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