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說起來認識林晨也是我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
雖然距離我夢想中研發電腦通用處理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已經研發出了我們大夏自己的國產手機晶片與指令集不是嗎。”
對於倪光楠的話語,王院士也是認真地點頭說道:
“確實如此,雖然手機處理器的指令集與電腦指令集差異較大,但部分手機高效能運算機指令也是能用在電腦上面的。
如果以鳳凰手機指令集為核心去研發電腦指令集,那相當於在一個建設完成大半的地基上建設房子,速度快了很多很多啊。”
“老王伱說得在理啊,鳳凰手機指令集有許多新穎的概念都是全天下獨一份。
光是這新穎的設計晶片概念與完成大半的指令集,我有信心研發出一款效能不輸於當前主流電腦處理器的電腦處理器!”
說到這裡的倪光楠那真是相當有自信。
作為精簡指令集,如果他們真想設計出某方面效能打敗因特爾的處理器確實有可能。
當然這樣做的話,那代價就是沒有軟體會支援他們的處理器,就如當年pis公司研發的處理器就打敗了因特爾。
但十分可悲的是他們的處理器效能雖然數倍於因特爾當時的處理器效能,但因為沒有軟體生態圈,最終他們還是落敗了。
而這點也是曙光科技當前明明有實力去研發電腦cpu處理器,最終卻遲遲沒有動作的原因所在。
處理器不是研發完成就算了,研發完成之後還得想辦法讓它能生存下去。
而不是如曇花一現般研發出來後就完事不管了,畢竟他們不是某些國l營研究所。
不是如同國l營研究所那樣拿到研究成果後就關門大吉,不想著如何拿研發成果去服務於市場。
曙光科技是一傢俬企,做某些事情的時候需要考慮能否長遠獲利,是否有市場與生存空間?
:()大國科技從山寨系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