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1 / 2)

聞言,現場的人們全都輕輕點頭表示認可,覺得這個時候去研發仿星器有些得不償失,想要快速出結果並不容易。

雖然他們知道仿星器的好處與優點,但仿星器設計與製造這可是出了名的難啊。

對此,林晨在人們的注視中微微搖頭,隨後說道:

“仿星器雖然設計製造困難,畢竟要根據磁力線路來設計結構,但他的優點足以讓我們選擇它。

第一個優點就是小型化問題,我們研發可控核聚變技術有兩個目的。

第一個目的就是低成本發電,讓我們有無盡的低成本能源,第二個目的是開闢星際之路,挖掘太陽系的資源,仿星器能完美滿足我們的要求。

至於第二個優點就是因其特殊結構,是三個核聚變開發線路里,唯一一個點燃後不需要外界能量的核聚變裝置,這對於我們未來的核聚變發電站與星際飛船來說十分的友好。

當然還存在其他的優點,比如同位素效應不會出現在仿星器中、使用壽命長、對等離子體密度要求低等等優點。

但這些優點實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最看重的是這仿星器未來的上限高和當前沒有多少國佳去研發這點。

至於設計與製造難度高的問題,我們製造方面不輸於任何人,而設計方面我們有人工智慧曙光還擁有量子計算機可以模擬模擬。

可以說全球論誰最有資格研發仿星器,那掌握人工智慧曙光與量子計算機的我們最有資格!

在這之後就是技術專利問題了,託卡馬克裝置西方已經研發了幾十年,我們自然也研發了幾十年。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核聚變技術本質是在復刻國外的技術,走別人已經成功探明的道路,也不得不承認絕大部分技術專利都在西方手裡。

所以我們就算搞出了我們的可控核聚變技術,但我們依然要向他們繳納大額的專利費用,最終給別人白打工。

除非我們不遵守技術專利規則,但這怎麼可能呢?

所以我們想要避免或者說降低給別人繳納專利費,那我們只能選擇仿星器線路。

反正仿星器本質就是磁約束技術,託卡馬克裝置開發線路有許多基礎技術都可以應用到仿星器技術上,我們也不算是從零開始研發。

只能算是開發進度相比於託卡馬克裝置技術開發線路慢了很多,但慢就代表沒有多少的技術專利壁壘阻礙著我們。

畢竟一張白紙好作畫,反而更利於我們研發啊。”

聽到林晨講述要走仿星器核聚變技術開發線路的原因,現場頓時陷入了沉默當中。

因為林晨所言的確實是事實,如果不想避免給別人繳納技術專利費用的事實,那他們就只能走仿星器技術開發線路。

“既然老闆您這樣說,那我沒有意見了。

反正仿星器與託卡馬克裝置都是磁約束線路,某些方面來說仿星器的未來前景也確實比託卡馬克裝置更好。”

此時的龔遠祖院士作出了同意的決定。

“我也沒有意見。”

另外一派的鵬後覺也沒有什麼反對的意見了,雖然他其實十分想推薦林晨研發慣性約束線路。

但慣性約束線路相比於磁約束線路確實存在著許多弊病,也確實很難應用到飛船了,就算能用也是事倍功半。

所以知道這次可控核聚變技術研發目的是要發電與裝到飛船裡挖掘宇宙資源的時候,他就知道他希望不大了。

此時聽到林晨主意已定,他自然是不能跳出來反對,免得惹了林晨不快最終被踢出了團隊。

畢竟這可是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發啊,可控核聚變技術這東西太過重要了,一旦研發成功。

哪怕只是某個部分設計有自己的功勞,那也足以載入歷史,也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光宗耀祖。

畢竟這可是讓人類擺脫小小地球,走向星際文明的頂級核心技術,它研發成功的榮譽可是全人類級別的。

這獲得的榮耀從某些方面來說比取得一萬個奧運金牌還多,也更深遠,也註定是人類史繞不過的一頁。

於是主意已定的會議室就開始了研發任務分工與職位安排。

其中龔遠祖院士負責的是一切的統籌管理工作,至於林晨則主要做輔助工作。

畢竟林晨不可能全身心投入進來,這時自然要將主導研發者的位置讓出來。

其中這龔遠祖雖然擅長的是託卡馬克裝置的研發,他在仿星器方面實際並不擅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