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現實卻狠狠打了林晨一巴掌,告訴林晨這個時代人們對於人工智慧的熱情有多高。
實際上在“人工智慧助手曙光”app剛上架前12個小時的時候,那真是一個悲劇與災難。
因為那時同時訪問使用人工智慧“曙光”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完全無法承受的程度,這直接導致了負責中轉的伺服器崩潰。
所以曙光科技不得不頂著全球使用者的抱怨,在給出小額補償的情況下分批使用,以此緩解人工智慧“曙光”忙不過來的問題。
當然這麼忙碌也不是沒有好處,因為使用的人越多,詢問的話題與廣度越大,接人工智慧“曙光”的成熟速度就會越快。
本來林晨預計要大概兩個月才能成熟,現在估計只需要一個月就能夠成熟了,這真是一件意外之喜。
此外值得一說的是因為只有曙光手機、曙光星火中端手機、大米手機。
與曙光使用曙光銳龍處理器、曙光顯示卡與曙光電腦作業系統的相容機才能使用人工智慧“曙光”。
所以許多人儘管罵罵咧咧,但還是老實地選擇低頭,購買曙光科技或大米公司的新手機與處理器顯示卡。
其中其實還發生過許多小趣事,比如許多人為了使用人工智慧“曙光”,他們紛紛將自己其他公司的產品狠心砸了買曙光產品的事件。
而這樣的事件自然是不出意外的以趣聞形式登上了全球的新聞媒體,與前世“賣腎買平果手機”的趣聞有異曲同工之妙。
雖然這在無形中有著一絲調侃乃至譏諷的味道,但不得不承認這代表著人工智慧“曙光”在全球的瘋狂熱度。
當然也有許多人吐槽乃至謾罵曙光科技,認為曙光科技這種只給自己產品使用人工智慧“曙光”的行為涉嫌壟l斷。
但這些都無法動搖曙光科技的市場地位,無法左右曙光科技的決定,除非有其他人工智慧可以打敗人工智慧“曙光”。
但他們想要推出打敗人工智慧“曙光”的新人工智慧顯然並不容易,因為在前世gpt40爆火後。
全球就有多家知名公司,如千度、迅飛、啊裡……等等數十家全球全知名企業都去研發了同技術原理的人工智慧技術。
但事實結果是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半,最終沒有一個公司的人工智慧表現可以接近於openai公司的人工智慧gpt45。
而此時的人工智慧“曙光”本質是抄襲前世gpt45核心演算法再結合本土多位院士知識水平的產物,結合兩個時代的特點。
所以此時曙光科技的人工智慧技術實際已經遠遠領先於當前時代十數年的發展,西方想要短短一兩年內推出同樣水平的人工智慧技術幾乎沒有可能。
除非他們撕下臉皮,直接毫無顧忌不顧專利版權法的使用曙光科技的技術人工智慧演算法等專利。
但實際這幾乎沒有太大的可能,畢竟專利智慧財產權這種東西如果你不守規則,那就不要怪別人不守規則。
而西方恰恰是技術專利智慧財產權這條規則最大的獲利一方,反之曙光科技這邊屬於獲利最少的一方。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一旦打破智慧財產權保護這個潛規則與底線,那最終損失慘重的反而是擁有大量智慧財產權的西方。
所以他們不顧臉皮直接侵奪曙光科技智慧財產權的事件機率並不大。
不過曙光科技顯然並不足以安心,因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如果真想搞垮你,那機會自然多的是,想要找的理由多的是!
畢竟現在西方已經成功研發出了自己的高熵合金,美迪國汽車產業的把柄已經被解決。
當前沒有爆發,這是因為研發出來不代表著能大規模量產,實現大規模量產仍需要一個過程,但有了最關鍵的一,那第二還會遠嗎。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美迪國汽車行業危機作為牽制,西方的刀揮舞起來自然沒有壓力,所以曙光科技的危機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當前未來的事情先不說,接下來時間就這樣悄然間流逝,轉眼間來到了第三日的晚上。
在這一天的晚上,經過近兩天的時間宣傳,《焦點訪談》節目終於是迎來了正式開播。
其中因為宣傳的時間較長,有足夠的時間緩衝讓更多的人知道,所以這次《焦點訪談》節目的觀眾也是創下了歷史新高。
其中更值得一說的是海外那邊的收看人數,他們那邊在聽聞到曙光科技的董事長林晨要參加一場關於人工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