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人們想繼續聽林晨談談人工智慧對於教育行業大方面看法的時候,此時的林晨卻悄然間話題一轉:
“當然我們就不提未來十數年乃至數十年後的事情了,畢竟這些以我們現在的人工智慧技術來說想要實現還是有些太遠了。
就以當前更短期更具體的教育行業變局來說吧,當前人工智慧會對教育行業造成的影響實際還是較為微弱的。
因為目前我們有著諸多的限制,做不到讓人工智慧“曙光”充當一個學生的隨身指導老師,可以實時監督指導一個學生,按照一個學生的知識程度進行針對性教學補課的程度。”
聽到林晨那有些遺憾的話語,現場的人們反而是眼前一亮。
因為他們發現如果人工智慧“曙光”可以實時根據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情況。
然後專門監督指導學生的個人學習,充當一個隨身老師,那確實會深深影響教育行業啊,
可以說人工智慧“曙光”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甚至可以動搖“學l校”這種集中教育學習機構的存在必要性。
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設,因為人們的自制力實際相當之低的,這假設根本就不可能成立。
畢竟理論上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根據購買的書籍自學成才,但實際有多少人在空閒時間不是玩遊戲看小說呢?
所以學校這種集中教育學習機構是必須存在的,這並不是你有了人工智慧曙光就可以萬事大吉了,而且人類本身就是社交性生物,他們有交往聊天的需求。
但人工智慧充當一個學生的隨身指導老師與學校,這兩者並非不可調和啊,雙方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合作協調性!
他們完全可以人類老師先教你知識,然後當你不懂的時候,再由人工智慧“曙光”來教你。
這樣之後,實際就相當於每個學生都去參加了課後輔導班,徹底補足學生的知識短板,防止跟不上學習進度的現象發生。
所以雙方並非不可調和,反而是有著極佳的互補性,可以說如果其真的能實現,那確實會對教育行業造成巨大影響!
不過可惜剛剛林晨已經說過現在做不到,所以人們只是眼前一亮後就有些惋惜地搖搖頭。
然而這個時候,林晨卻話題一轉道:
“當然實際如果我們真的想上,那還是能搞出幾個數十個實驗樣本的,只不過因為超級計算機的算力限制,真想要推廣全國那基本沒有可能。
畢竟專門針對各個學生,分析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知識情況,然後針對性提供指導建議與提供教學功能。
在這其中耗費計算力是持續的,而我國有128億在校生,這麼多學生別說一臺曙光星海超級計算機了。
就是一百臺都不可能,除非我們採取按省分割槽多人工智慧多曙光星海超級計算機的策略。
但這樣的總成本投入太大了,想要做到會受到諸多的制約因素,不是拍拍腦袋就行的了。”
聽到林晨的話語,人們關注的重點並不在林晨提到的難處方面。
他們關注的重點在於林晨說過可以搞出數個乃至數十個樣本方面的問題!
因為他們不關心其他人的情況,他們只關心他們自己孩子的情況!
畢竟其他人怎麼樣那是他們的事情,他們只需要關心好自己的孩子就行,而此時的林晨卻說可以搞數個數十個實驗樣本。
那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能否成為人工智慧“曙光”“隨身指導老師”功能的實驗樣本之一呢?
此時的人們心底那是有些蠢蠢欲動起來了,有些激動與好奇。
而此時的主持人白言松顯然也是猜到了人們的想法,所以他便代替大家問出了他們想要問的問題:
“林晨先生,您剛剛提到可以搞出幾個乃至幾十個實驗樣本的事情,請問你們是否已經有過這方面的計劃呢?”
聽到主持人白言松的問題,林晨略微猶豫了一下後緩緩開口說道:
“我們確實有過這樣的計劃,並且也早已立項研發該型別的軟體功能。”
“那林晨先生,請問你們準備找哪些學校進行實驗呢?大概什麼時候可以開始正式實驗呢”
聞言,林晨微微搖頭說道:
“這可說不準,因為這實際不是我們曙光科技想做就行,它還需要相關機構的審批。
畢竟我們要實驗肯定不是找一個人、一個班級、一個年級、一個學校的實驗,而是至少數個不同教學水準。
也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