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50年。
結果50年後還有50年,真正的可控核聚變技術遲遲不能落地,所以可控核聚變真的很難搞。
而且想要研發可控核聚變這種難題,哪怕有虛擬實驗室在,但林晨肯定也是需要裝個樣子。
否則那就顯得太突兀太不自然了,在這種情況下,光靠目前曙光科技四大行業的利潤可支援不起可控核聚變的研發。
所以林晨略微沉思了一下,決定先放棄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發,把它留在最後去攻克。
而在可控核聚變技術之後的就是5g行動通訊技術了,首先5g行動通訊技術是之後虛擬世界技術、腦機介面技術、物聯網與工業40技術的基礎。
畢竟那些技術想要研發,肯定需要良好的通訊網路作為基礎。
沒有良好的通訊網路作為基礎,虛擬世界技術、腦機介面技術、物聯網與工業40技術終究只是虛妄。
當然實際就算是5g行動通訊技術的網速也是有些慢了。
對於虛擬世界技術、腦機介面技術、網際網路與工業40技術來說只是處於勉強可用的級別,最好還是6g行動通訊網路。
至於為什麼放棄6g,反而直接去研發5g,其實主要原因是建設成本因素與晶片效能因素。
首先是晶片效能因素,你6g的網速雖然很好很快,但你通訊晶片解碼能力跟不上又有什麼用,所以晶片效能決定網速的上限。
至於建設成本因素方面,前世5g行動通訊技術為什麼剛出來的時候全網一片叫好,但是正式投入執行不久後卻風聲一下子就降下來了呢。
原因不是5g行動通訊技術不好,實際原因在於5g的建設成本數倍於建設4g的成本,更數倍於建設3g的成本,成本太高有些玩不起啊!
:()大國科技從山寨系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