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子。 解決了刺客之事後,李世民這些日子就為高昌之事煩躁,他一上朝便宣高昌使節進殿。
在接受了高昌使節三扣九拜的大禮之後,李世民帶著質問的語氣說:“近幾年來,你們高昌不向我大唐進貢。 不遵行藩屬國的禮節。 所設官職的稱號,均仿效中原。 增高城牆,挖深壕溝。 是何用意?”
“我們築城掘壕,是防衛而不是備戰,不會對中原構成威脅。 ”高昌使節辯解說道。
“大唐使節到了你們那裡,麴文泰裝腔作勢,說什麼‘蒼鷹飛翔在天空,野雞伏窩於荒草,貓在廳堂上游戲,老鼠在洞穴裡啃食,各得其所,難道不能讓其獨立生存?’此地無銀三百兩,他純粹是自我暴露。 ”李世民圓瞪著雙眼,怒斥著說道,他做了多年的九五之尊,自是一番帝王威嚴凜凜。
“陛下,我回去一定會轉告國王,今後說話留心些。 ”
李世民站起身來,揹著雙手踱到高昌使節面前,說道:“你們地使節對薛延陀說:‘你既然做了可汗,就應該跟唐天子平起平坐,為什麼還要向他的使節下拜?”他目光挑剔,冷冷地閃著寒光,顯露出咄咄逼人的樣子。 “麴文泰如此傲慢無禮,有挑唆鄰國跟我大唐對抗,再不改惡從善,我將發兵討伐。 ”
李世民越說心中越發惱怒,他做天可汗多年,哪能允許一個小小的高昌在自己眼皮底下做小動作。 他揮了揮手示意高昌使節下去,然後坐在寶座上怒意未平地說道:“這麴文泰膽子可不小啊,竟敢跟我大唐對著幹!”
魏徵對於西域之事甚為了解,他向皇上行了個禮,然後分析道:“高昌一是依仗西突厥的軍事力量;二是憑藉高昌天遠地偏、條件惡劣的地理環境,這麴文泰認為我大唐未必會派兵前往高昌,因此他也自認為高枕無憂。 ”
“前些日子薛延陀地使節呈遞奏章,稱願意以其軍馬充作嚮導,助我大唐 進攻高昌,諸位愛卿以為如何?”李世民環顧了大殿四周,問道。
長孫凜平靜地站在最後面,一聲也不吭。 只是打量著四周的權臣名將們,令人奇怪的是大殿裡先是一片尷尬的沉默。
儘管大唐武力強盛,但造成這樣沉默局面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多數近臣公卿不同意對高昌用兵多,認為萬里用兵,且所經之處多為沙磧,恐難以打敗高昌,既使勝了,天遠地偏,也不好守衛。
而是原先為大唐打下江山的一批名將們,如今有些戰死沙場,有些廉頗老矣。 尉遲敬德此前因為在酒宴上因為毆打李道宗,而後被李世民推心置腹一頓暗示後便呆在家裡隱退修道。
新提拔的一群武將,自是心中躍躍欲試,想要請戰,但這大殿中戰功赫赫的李靖都沒有開口,也只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靜靜等待著。 而李靖自從上回攻打吐谷渾後,被利州刺史高甑生誣告謀反。 雖然李世民最後清查弄清了事實真象,但李靖也明白自己若是功高震主,則是後患無窮。 此後也是處於一種半退休的狀態,此時自然也不會上前請戰。
“陛下,我大唐距高昌七千餘里,其中尚有二千里全是流沙。 冬日裡風寒似刀,能把人凍死;夏天則炙熱如焚,能把人渴死熱死。 行賈至高昌,百不及一,我唐軍習慣於內地生活,除非飛度,根本難以到達高昌城。 既使來到高昌城下,糧草也運不過去,那樣我大唐軍馬只能等著餓死……臣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蕭瑀這會兒站出來反對道。
一些文臣們也都紛紛同意蕭瑀的說法,太極殿裡一片附和聲。 李世民卻是不高興了,他是在馬上得天下地,自然對軍事有自己地一套見解。 像這些文臣們平日對處置政務,審理刑獄諸事,倒也能駕輕就熟。 但對於兩軍交戰之事,他可不會聽從這些文臣的意見。
李世民在攻打高昌上是決意已定,然而在選誰來做行軍大總管和各路總管地問題上他倒是有一分猶豫。 程知節這樣的莽漢雖然精力依然充沛,但這傢伙不善於用腦作戰,自是不在考慮當中。 而其它武將像李靖年紀如此之大,他也不好意思再讓老將軍重新披掛上陣。
李世民穩穩地坐在自己的寶座上,俯瞰著他的朝廷大臣們,其實他也並非是無將可選,只是前往高昌作戰確實與其他戰爭有所不同,這也是大唐軍馬第一次要長途奔襲如此遠的地方作戰,因此不得不多加小心。
李世民的眼神在諸位正值當打之年的將軍只見掃視了一番,結果一個人進入了他的眼簾……
大唐永珍 169。朝議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