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般,或是去兵營旁諸葛堰(今保山城南上海子)釣魚,或是到永昌城悅春樓樂上一樂。轉瞬間五月已過,進入六月,六月裡有小署、大署節令,雨水多了起來。陸仕明總兵卻忽下軍令,令雙洪勝帶永昌兵三萬人馬,三日內到達騰越,且早到有賞,晚到重罰。雙洪勝甚是不解陸仕明此令何意,這般雨水頻多天氣,軍行最是疾苦。可是軍令一出、令出如山。雙洪勝不敢怠慢,急忙帶了永昌軍三萬人馬,一路往西,疾向騰越趕去。
緬人密探探得永昌軍動向,忙連夜快馬,一站站報到緬北與溫魯白。溫魯白接報吃了一驚,心想騰越守軍已是三萬之眾,加上永昌疾行而來的三萬人馬,便是六萬之眾,便急忙聚了緬北十萬大軍,趕至騰越古永關前迎戰。
雙洪勝帶著永昌軍,在第三日暮色中趕至騰越。駐守騰越的丘銳志副總兵迎接了雙洪勝進了軍營,對雙洪勝問道:“雙大人帶軍疾行至騰越,莫非要連夜進襲緬人?”雙洪勝道:“丘兄弟不必多問,軍機不可洩漏。”便不說永昌軍疾行至騰越的用意。其實就是雙洪勝自己也不明白,又怎麼與丘銳志分說。
雙洪勝帶兵在騰越駐紮休整了十數日後,又接陸仕明軍令,替換了丘銳志屬下三萬騰越駐兵,悄悄回到了永昌交令。永昌軍陰雨裡三日趕到騰越,足見精強。陸仕明總兵甚是歡喜,下令賞賜了永昌、騰越兩地軍士。
陸仕明令雙洪勝帶永昌軍三萬人馬疾赴騰越之事,並未報與九王爺。九王爺聽得王府探報,陸仕明令雙洪勝雨季裡調動大兵疾赴騰越,不由吃了一驚。心想在陰雨季節裡出兵,乃是兵家大忌,陸仕明再是用奇兵之計,也不必在這般雨季裡進兵。柳襲大元帥聽知此事後也是大吃一驚,急忙入王府請見,對九王爺言陸總兵此時進兵,非讓永昌軍全軍覆末不可。可是這時九王爺即便發令已是不及,九王爺便對柳襲道:“還是瞧瞧再說。”數日後九王爺又聽得探報,雙洪勝帶軍只是在騰越駐紮,並不出關與緬人交戰。又過數日,探子又報,雙洪勝在騰越駐紮了十數日後,替換了騰越的三萬人馬,悄悄撤回了永昌。這時九王爺一顆心方自全部放下,卻一時參詳不透陸仕明此舉何意。
緬北王溫魯白帶了十萬緬兵至古永關前駐紮佈陣,永昌軍卻無一分動靜。數日來陰雨不斷,兵士甚是苦楚。後來得到探報,雙洪勝已帶了三萬人馬回永昌去了,自己便也帶軍回了金寶城。
又十數日過去,陰雨仍是不斷,永昌總兵陸仕明下令劉浩平帶永昌軍三萬人馬疾赴騰越,又是三日內到達,仍是提早到達有賞,誤了重罰。劉浩平急忙帶了三萬軍士趕赴騰越,比起前一次已是提早了兩個時辰。
緬北王溫魯白聽得永昌軍三萬人馬又疾赴騰越而來,便不敢怠慢,急聚了十萬緬兵由金寶城趕往古永關。到了古永關,紮下營寨迎戰,不想這一次永昌軍仍是按兵不動。十數日後劉浩平帶了三萬軍士回了永昌。溫魯白大怒,下令軍士攻打古永關。古永關上永昌軍早有準備,猛一陣擂木炮石打將下來,緬軍不但進不得古永關一步,反而折了不少人馬。溫魯白見攻不進古永關,便無可奈何,便下令停止攻打古永關,便留下二萬軍士在古永關前駐紮守禦,自己則帶了大軍回了金寶城。
蒙化城裡,眾文武聽得永昌總兵陸仕明數度聚兵騰越,先時以為陸仕明雨季裡要進攻緬人,均不住搖頭嘆氣。心想九王爺用一書生去平緬北,只怕要誤了大事。九王爺卻是笑呵呵不言不語。永昌軍之事,自從陸仕明第二次聚兵騰越,九王爺已知陸仕明此舉定有深意,最起碼也是疲兵之計。
第七十七章 騰越去尋親 第七十八章 美味烤蟬兒
第七十七章 騰越去尋親
永昌城陶氏獸藥店,荊通替中毒眾人解了毒後,白若雲、白如雲便告辭去了。這時端午節已過去了十數日。這十數日中,柳飛雪無所事事、百無聊賴。一日,柳飛雪對荊通道:“荊兄,你在永昌這許多時日也未尋到你義父義母的下落,你何不去騰越尋上一尋?騰越是個甚有名氣的邊城,你義父義母去了騰越也說不定。”荊通知道柳飛雪心思,不過是想借機去騰越玩玩。不過自己也曾有這般打算,便道:“好啊,我也早有去騰越尋上一尋的心思。”柳飛雪立馬高興得眉飛色舞道:“荊兄,說去就去,我陪了你去,這幾日可把我憋悶死了。”荊通原本就有去騰越的意思,經柳飛雪一提,自己也正好有個伴,便去對陶老闆說了。
陶老闆這幾日甚是忙碌,常不在藥店中,這日到是恰好在了,聽荊通一說,便命夥計去備了兩匹好馬來,還備了兩副避雨的蓑衣、斗笠,又取出五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