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小說:南詔英雄 作者:絢爛冬季

上沒有人願意去冒充一個大盜。京城來的武、楊二捕頭也這般想。平安酒樓的胡進財有偷盜庫銀的武功,更有運出偷盜庫銀的便利,從平安酒樓酒罈中搜出的一罈金子,金子上還印有王府的標記。從一個賊的窩裡僅搜出一罈金子並不奇怪,往往聰明的賊不會將賊贓全都藏在一處,因為那般容易露出馬腳,更何況是很多的金子。

平安酒樓老闆胡進財是三年前來平安鎮開的酒店,說話的口音就是呆子也聽得出不是本地口音。胡進財是哪裡人?四鄰也是無人知曉,胡進財這名字本身就不是真的,世上也不會有用真名真姓的賊。

武、楊二鋪頭到明光寺,到巍寶山玉皇觀,找了還在養傷的智明大師和湧泉道長,二人俱言胡進財就是近年來江湖道上名噪一時的大盜單重雙梅。湧泉道長說得更是板上釘丁,說胡進財使出的玉龍劍法,聽巍寶山教中前輩們說起過,當年玉龍真人來巍寶山研經論道,有人見過玉龍真人的玉龍劍法,想不到胡進財居然會使,果然厲害。

大盜單重雙梅是三年前江湖道上出現的俠盜,專盜不義之財濟貧扶困,說起來是響噹噹的人物,只是想不到會去盜了王府的庫銀,王府如何能放得過去。

武、楊二捕頭數日來查妨一無所獲,平安酒樓胡進財夫婦二人如同是泥牛入海消失了一般。世上有沒有消聲匿跡的人?有,除非是死人!大盜單重雙梅的畫影圖形、懸賞告示,王府早已貼上到了各州、府、縣。

一日,武、楊二捕頭忽然從王府得報,永昌城開染坊的餘老闆很是可疑。因為餘老闆的生意很是一般,可是存在錢莊裡的銀子卻實在不少。

永昌城是西南絲綢茶馬道上的一座古城,三國時便設定了永昌郡。現下永昌府轄地永昌、騰越、緬北,是南詔王麾下第一大府,更是南詔王錢糧庫稅的主源。

永昌城背靠在西南名山太保山下,四周城牆高厚,分置東、南,北三門。從永昌城向東望去,遠處是延綿群山,正東一山的半山間,有一座哀牢寺,哀牢寺半掩在樹木林中,僅露出些許白牆灰瓦。哀牢寺裡供奉著的是南詔王祖先九隆王及其母沙壹的塑像。哀牢寺山下是碧波無垠的青華海,青華海盪漾綠波中浮著幾個島嶼,島上居著漁牧人家。到得夏秋之時,青華海碧水映青山,荷葉襯紅花,漁舟泛水波,翩翩採蓮調,真一幅美如詩畫的景像。

永昌城餘老闆的染坊開在永昌城最繁華街口的一側,是一家老字號的染坊。染坊旁一牆之隔,是一家綢緞莊,柒坊對面有一家酒樓,一家客棧。這一處街口最是繁華,四周一溜的皆是些做了大買賣的客商,晚間也人來人往,還雜了些叫賣的小販。

餘老闆染坊對面的酒樓客棧生意很好,進出的人很多,多是些南來北往的客商,從來不會有人注意來的是些什麼人。餘老闆的染坊生意做得輕鬆,一應事務均是交給夥計打理,自己只是定期檢視一下帳目。餘老闆年歲已高,鬍子很長,眼角額頭佈滿皺紋,頭髮俱都花白,餘老闆的老婆看上去比餘老闆更老。

年紀大的老頭子總是不喜歡呆在家裡,餘老闆也一樣,餘老闆喜歡到永昌城中心的城隍廟空場上溜達。永昌城城隍廟建得氣派華麗,大殿高得有數層飛簷。大殿門前四周有幾株大樹綠如華蓋,甚是蔭涼清爽。

一日早間,忽然有兩個長安口音的漢子問正在閒溜的餘老闆去太保山的路徑,說是聽人說三國時諸葛武候南征之時到過永昌,後人在太保山上建得有一座武侯祠,想上去瞻仰瞻仰、拜上一拜。永昌城最容易看到的便是城西的太保山。餘老闆聽二人是京城長安口音,便伸手向西一指,二人便明白了方向路徑,遂即謝過餘老闆去了。

第十八章 永昌緝大盜

第十八章 永昌緝大盜

餘老闆染坊店裡來了兩個長安口音的漢子,二人俱是商人裝束。二人看了店裡染好的各色布匹,詢問店裡的夥計染布的價錢,說是想染幾車布運到長安城去。餘老闆的夥計聽得是長安城來的大老闆,態度就特別的好。長安口音二人想看看染坊的實力,店夥計就笑嘻嘻前面引路去看。染坊店鋪的後面,是一個偌大的院子,院子裡掛滿了已染上顏色的布匹,有的未乾,兀自滴著水。院子靠裡橫著一排大房,中間一個通道。那一排大房裡面,有幾個染池,數個大漢正在染池邊攪動染池裡沉重的布匹。染坊的側面是一眾雜役的居房。那向後通道里有一扇門,門裡一個小院、一幢院房,是餘老闆的居處。

長安口音二人四下裡看了,便徑直往通道里走去,那引路的夥計忙過來攔住道:“對不住二位,那裡是我們餘老闆的居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