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閃了你的舌頭。你不是咱們鎮上的人吧?居然連小神醫也不認得。”
婦人被幾個鎮上的人一頓數落,訓得面紅耳赤,好半天才弱弱地說了一句:“我們是從鶴木村過來的,沒聽說過什麼小神醫,只知道龍潭鎮上有一位梁神醫,醫術很好。”
“聽說過也好,沒聽說過也好,反正啊,把小孩交給小神醫肯定不會錯,不管什麼病,小神醫一定會將他治好。”三姑打著保票說。
臨最後,三姑又插了一句:“你們不要對小神醫不敬,惹小神醫生氣了,你們的兒子也就沒救了。”
中年男人和婦人一聽,大驚失色,趕緊在梁驍的面前跪下來,不停地磕頭,道:“小神醫,你千萬要救我的兒子啊……”
“你們先起來吧,放心,我會把他救活的。”梁驍一邊為小孩把脈,一邊細聲細氣地說。
梁驍一把脈,一檢查,就看出小孩子的病症。
“患者脈快,有不規則的高熱,還伴有驚厥。”
“患者虛弱、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滯、反應遲鈍、聽力減退,甚至昏迷。”
良久,梁驍又檢查了一下小孩子的全身,發現小孩子的身上出現有玫瑰疹,口中有嘔吐過的跡象,腹部顯得微脹。梁驍透過把脈,知道小孩子的腸道並沒有出血和穿孔,算不上特別嚴重。
“這是傷寒症,你們也不用太擔心,治療一下就可以慢慢地恢復。”梁驍一邊說,一邊取出一套金針,疾快無比地插在小孩子的各個穴位上,手法嫻熟老到,根本不像出自一個七八歲的孩童之手。
旁觀之人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只見一根根金針,在梁驍的手中如同活了過來一樣。
金針插完之後,梁驍開始將金針慢慢地捻動,然後按順序一一拔起。當最後一根金針拔去之後,原本昏迷的小孩子突然醒轉了過來,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醒了!醒來!”中年男子和婦人一臉的興奮,趕緊上前抱起他們的兒子,一刻都捨不得放開。。
“先讓他好好休息一下,我給你們開幾副藥帶回去,煎熬好,連續給他服用幾天,應該就會痊癒了。”
“謝謝小神醫!”
“我早就跟你說了,小神醫會救你兒子的,你還不相信,現在相信了吧?”隔壁的三姑得意洋洋。
“是!是!”中年男子一邊點頭,一邊不停地對梁驍說感謝。
看見中年男人一家子如此溫馨,梁驍也感到高興。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管怎麼說,將一個患者從垂死的邊緣搶救回來,梁驍小小的心裡,一樣有大大的成就感。
梁神醫不在醫館的日子,就是梁驍大顯身手之時,不管什麼病痛難忍,什麼疑難雜症,全是手到病除。
一心別坊的名聲是越來越響,很多人都知道一心別坊除了有個梁神醫之外,還多了梁驍這一位小小的神醫。
以致於後來,不僅是龍潭鎮上的人,甚至連附近的小鎮和一些偏遠的鄉村,也有許多人跑來一心別坊看病求藥。
每天,一心別坊外都是人滿為患,門庭若市,將梁驍和他爸梁神醫忙得團團轉,累得夠嗆。
就這樣,梁驍在一天天地長大。
第三章 潭邊棄嬰
梁驍本是龍潭邊上的一個棄嬰,後來被梁神醫在一次採藥中發現,抱回家中,父子二人相依為命。
據說梁驍出現的時候,天地為之色變,風雲匯聚,電閃雷鳴。大雨過後,海宴河清,有五色祥光在他身邊圍繞,久久不肯散去。
梁驍的襁褓中,還帶有一件乳缽和一件藥杵。材質非金非鐵,似玉似石,握在手中有些清冷,就連梁神醫這樣的高人也不明其來歷,只知道是仙家所用的法寶。
那一件乳缽和一件藥杵,從小就被梁驍當成普通物品,拿在手中搗藥,研藥。由於使用起來非常的順手,所以梁驍直到現在還經常拿著中,咣咣鏘鏘地搗弄。
三歲起,梁神醫便傳授梁驍一門叫“滄海定心術”的法訣,並讓他每天按時修煉。
“人活在這世上,就跟螻蟻一樣孱弱、渺小,不修真,不問道,不成仙,就不能超脫生死輪迴,終究還是會塵歸塵,土歸土。只有修煉成仙,才能逆天改命,長生不死,與世長存。”梁神醫望著梁驍稚嫩的臉龐,一點點地解釋。
年幼的梁驍,雖然不懂什麼叫修真成仙之道,但梁神醫說著他就聽著,既然阿爸教他的肯定就不會有錯,只要按阿爸的要求去做,並努力做好就可以。
“滄海定心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