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瓷器還是茶葉,他們早就見過了。
但是玻璃杯完全不一樣,玻璃杯的精湛程度,絕對遠超過瓷器。
還有風油精跟六神花露水,對於當地的百姓來說,這兩樣東西才是最好的東西!
可以說,如果沒有科學部的這幾樣東西,大明絕對收不了那麼多的關稅!
收你三分之一的關稅跟增值稅,不過分吧?
老朱被朱雄英的這一番解釋,也忍的啞口無言,好像確實是這個道理!
“這一成,能不能上交朝廷?”朱元璋試探性地問道。
“不行。”
朱雄英直截了當地搖了搖頭:“這是大明朝廷的意外之財,您可不要想全都拿下。”
“咱的大明國企,出動人力物力,最後還不如朝廷拿的多,想來手底下的人,也不會甘心繼續做下去的。”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與外國通商這件事情,從頭到尾都是科學部跟大明國企的人在操辦。
除去成本,再分給朝廷三百萬,那豈不是朝廷拿大頭了?
換誰誰能受得了?
反正朱雄英不幹!
朱元璋聽了之後,也是一陣尷尬。
之前被曾泰這麼一說,有點被蠱惑了,現在朱元璋也只能硬著頭皮說道:“既然如此,那日後所收的關稅,三分之一留給你,剩下的三分之二,就上交給朝廷!如何?”
“一言為定!”
朱雄英本來就沒想全部拿完,關稅跟增值稅能夠拿三分之一,就已經很不錯了。
畢竟這麼大的蛋糕,不給老朱分一點,那是說不過去的。
本來現在大明國庫就十分虧空,再不給老朱分一些,老朱恐怕要急眼了。
“好!不愧是咱的好聖孫!”
朱元璋臉上的笑容更盛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給朝廷帶來了兩百萬的稅收,縱觀歷史上,還沒有任何一個皇太孫能夠做到這般。
朱雄英也當得這一聲好聖孫!
“一個多月就是兩百萬兩,那麼一年少說,也得一千七百萬兩。”
朱元璋自己給自己倒了杯茶,又自顧自地說道:“這就相當於咱大明多了另一個地方收商稅,雙倍的商業稅,這對外貿易果然是個好事!”
“加大力度,咱大明朝廷就有錢了。”
朱雄英很想罵朱元璋一句,真沒出息,這只不過是南洋諸國的一點蠅頭小利。
如果真能把市場擴大到其他地方,尤其是歐洲,那才是真正的全球大市場!
到時候單單是關稅,就能讓大明暴富!
“爺爺不要妄自菲薄了。”
朱雄英臉上帶著我笑意,淡淡地說道:“現在只是南詳諸國的商人,過來通商。”
“若是能將這條航海線路打通,日後大明的關稅還有增值稅,會增加幾倍乃至十倍!”
“另外,大明現在的百姓手裡頭的錢多了,大明也可以向國內徵收增值稅。”
“增值稅附加在商品上,老百姓買的時候,卻並不知道這裡面含有增值稅。”
朱元璋的眼睛瞪得十分老大,他一直都覺得自己的孫子,應該是一個,一心想著老百姓的儲君。
可誰能想到朱雄英前腳給老百姓發錢,提供工作,後腳就提增值稅。
“你認真的?”朱元璋滿臉不可思議的問道。
“爺爺不會真覺得,物價一直不變是好事吧?”
朱雄英白了朱元璋一眼,信誓旦旦地說道:“物價紋絲不動,那就說明,大明的經濟,完全沒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