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
張桂子明白,天師府聲望顯赫,非一般人所能及,儘管他曾藉助虛名謀生,心底卻從未忘記自己的初心。
張懷玄不僅接納了孩子們,還願意將他收為弟子,這種寬容與信任深深觸動了張桂子。
對張桂子來說,與孩子們一同成長,守護他們,是他生命中最寶貴的使命。
如果能夠與孩子們一起在天師府中成長,那將是他們所有人最光明的未來。
至於張桂子個人,張懷玄早有安排。
孩子們需要穩定的成長環境,張桂子多年來的付出證明了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張懷玄的話語如同一把鑰匙,解開了張桂子心中的束縛,讓他在感動之餘又有些難以置信。
而當張懷玄提到他父親允許借用名號的事,更是讓張桂子震驚不已,淚水奪眶而出,他發誓要世代效忠天師府,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
幾十個孩子,年齡不一。
他們對天師府知之甚少,但當他們知道張桂子會同行,並且張懷玄是給予他們希望的人時,都歡欣鼓舞地接受了。
對他們而言,無論未來有何種挑戰,只要大家在一起,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隨後,一輛大巴滿載著這群滿懷憧憬的小乘客,駛向龍虎山。
路上,張懷玄不經意間用靈識探索,揭露了一個悲劇——
那輛遺棄在山谷中,充滿陰鬱與腐敗的大巴,竟是高翠蓮母子悲劇的終點,諷刺的是,對自由的渴望最終卻將他們推向了死亡。
那些選擇留下的人,反而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這件事不僅是對生命脆弱性的哀悼,也是對人性中恐懼與生存本能的深刻探討。
最終,孩子們到達了天師府,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好奇與興奮的光芒,即便是稍大一些的孩子也能感覺到,這裡是修行者的聖地。
在這裡,新的故事即將展開,過去的陰影會被光明驅散,而他們的命運,也將因為這一次意外的相遇,迎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他們見識過張桂子那套古怪至極的裝扮,與日常打扮大相徑庭,卻被他巧妙偽裝成不起眼的工作服,目的只有一個——
隱藏那個不想被天真爛漫的孩子們發現的秘密。
儘管孩子們年幼懵懂,心裡卻揣著探險的好奇心,悄悄描繪著張桂子的形象:
一個潛藏在世俗塵埃下的大人物,說不定就是某個隱蔽角落的無名英雄。
一旦跨入天師府那威嚴的大門,孩子們的猜想似乎得到了驗證,笑容如春日花朵綻放,簇擁著張桂子,歡笑聲中滿載對未來的無限期待。
在這裡,傳授道法不僅是一項責任,更是心靈的一次深刻洗禮。
在莊重的儀式中,張懷玄穿著灰色長袍,周圍香菸繚繞,他執筆將包括張桂子在內的每個孩子的名字。
一筆一劃鐫刻在天師府的名冊上。
他們正式成為了天師府一員,踏入信士行列。
伴隨著清晨的鐘聲和夜晚的鼓鳴,孩子們在張桂子的帶領下,緊隨著張懷玄,開始了修養心性的早課,同時也不忘啟迪教育。
在這一天天的生活中,孤兒院的陰影被這片寧靜祥和徹底拋諸腦後,每一天都比過去更加充實且美好。
不久,教學逐漸步入正軌,連林黎陽、張桂子,還有林晚兒和張天道都能獨當一面,引領孩子們繼續前進。
但張懷玄即將離開的訊息讓林晚兒難掩不捨,她一直依偎在張懷玄的房間直到深夜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夜幕未散,林黎陽帶著心事重重的女兒再次來到張懷玄門前,內心掙扎的他既想和女兒一起加入天師府,又被太乙門的重擔所束縛。
天師府的和諧氛圍讓他看到了復興門派的希望,但同時也清楚這夢想難以觸及。
在猶豫和決心的拉鋸戰中,他最終向張懷玄尋求幫助。
張懷玄的建議猶如指路明燈,點亮了前路——
太乙門可以在天師府內獨立門戶,保證傳承不斷。
林黎陽感激涕零,深深鞠躬,淚光閃爍中抬頭,卻驚訝地看到女兒已緊緊擁抱著張懷玄,兩人深情相擁,場景溫馨又略帶尷尬!
這一次,他不再阻攔。
成為天師府一份子後,林黎陽愈發勤奮,府內事務被他料理得井井有條;
林晚兒與張天道的修為也飛速提升,特別是林晚兒,憑藉紮實的基礎和非凡的天資,似乎即將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