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難以抵擋。
廉家堡則是由趙國名將廉頗的一個副將所創。
廉頗,同樣是趙國的英勇戰將。
在長平之戰前期,廉頗堅守壁壘,與秦軍對峙,使得秦軍無可奈何。
後來,在鄗代之戰中,廉頗率領趙軍大破燕軍,斬殺燕軍主將慄腹,進軍包圍燕國都城薊,逼得燕國割讓五座城邑求和,展現出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勇猛無畏的氣概。
然而,廉頗晚年卻受到了陷害,被迫離開趙國,前往楚國。
儘管楚國對他禮遇有加,但他仍心繫趙國,最終在異鄉鬱鬱而終。
他的其中一名副將趙天對趙國心灰意冷,隱姓埋名來到了老牛灣,創立了廉家堡。
,!
經過代代相傳,現任掌門名叫趙忠廉。
趙忠廉擅長的是刀法,根據廉頗當年在軍中所傳授的《廉直刀法》修改而來,共分二十四式。
這刀法剛猛有力,每一刀都彷彿帶著廉頗的正直與不屈,威力不容小覷。刀光閃過,猶如雷霆萬鈞,令人膽寒。
多年來,牧忠門和廉家堡一直爭奪著老牛灣的控制權。
這兩個門派皆為名門之後,背後承載著先輩們的榮耀與傳奇。
牧忠門源自李牧一脈,廉家堡則傳承自廉頗副將。
他們不僅有著相似的輝煌歷史,更有著相同的坎坷遭遇。
在歲月的長河中,兩派對於老牛灣的控制權始終爭持不下。
然而,由於雙方實力旗鼓相當,多年的爭鬥並未導致一方完全壓倒另一方,反而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使得老牛灣基本上處於兩派共同掌管的狀態。
這種爭奪並非是你死我活的殘酷爭鬥,更多的是一種良性的競爭。
兩派時常以爭奪控制權為契機,磨練各自門派弟子的技藝和心智。
每年,他們都會舉行一場盛大的比武,以此來決定控制權的歸屬比例。
比武規則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全面且嚴謹的體系。
首先是門派自身的武力比試,這是最為直接和激烈的環節。
兩派各自派出精銳弟子,在特定的比武場上進行一對一的較量。
比試的方式包括劍術、刀法、拳腳功夫等。
每個弟子的勝負都會為所屬門派贏得相應的分數。
其次,提升當地百姓生活水平的能力也是比試的重要一項。
在這一環節中,兩派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展示他們為老牛灣百姓所做的實事。
比如,改善農田灌溉設施、修建道路、設立學堂、組織義診等。
然後由百姓根據實際效果進行投票,得票多的門派將在這一項中獲得更高的分數。
再者,對黃河漕運以及周邊特產銷售能力的比試也至關重要。
兩派需要制定合理的漕運計劃,提高運輸效率,降低成本,同時拓展特產的銷售渠道,增加銷售額。
根據實際的業績表現,由專門的評審團進行評估打分。
這三種比試的分數總和最終決定了當年兩派對於老牛灣控制權的大小。
透過這樣的比武規則,既激發了兩派弟子的鬥志和潛力,又切實推動了老牛灣的發展,使得百姓受益。
同時,也讓兩派在競爭中不斷進步,傳承和發揚各自的門派精神。
在這種特殊的競爭機制下,牧忠門和廉家堡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
他們明白,只有不斷進取,才能在每年的比武中獲得更多的控制權,為門派的發展和老牛灣的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
而老牛灣也在兩派的競爭與合作中,逐漸成為了一個繁榮昌盛、安居樂業的地方。
但近些年來,隨著老牛灣的商業日益繁榮,掌控此地所能獲取的利益愈發豐厚,兩派之間的爭鬥因此愈發白熱化。
紅葉初至該地,便被捲入了這場紛爭。
他在客棧中聽聞了兩派弟子的激烈爭吵。
“這老牛灣本就是我們牧忠門的地盤,你們廉家堡休想覬覦!”一名牧忠門弟子怒聲喝道。
廉家堡弟子亦毫不示弱:“胡言亂語!憑何斷言是你們的?強者居之!”
紅葉皺了皺眉,決意深入探究一番。
他在城中探訪,得知兩派為爭奪地盤,頻繁發生小規模衝突,百姓們苦不堪言。
紅葉心中湧起一股俠義之氣,決定嘗試調解這場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