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防護,既保證防護力,又不妨礙肢體活動。盾牌可製為不同尺寸與形狀,大型盾牌用於陣地防禦,可抵擋箭矢、石塊與敵軍衝擊;小型盾牌便於單兵攜帶,靈活用於近戰格擋與突襲掩護。”
楊磊深以為然,決然道:“善!諸公之策,皆為良謀。吾意已決,即刻推行軍事變革。於編制之上,精心整飭,務使兵種協同無間;訓練之法,從嚴從苛,必令士卒堪當實戰;裝備之改良,精益求精,期以器械助我軍威。”
遂後,楊磊親赴軍營,督導變革之施行。觀諸營編制,細察兵種調配,務使各盡其能,相得益彰。每至一處,皆悉心垂詢將士之見,若有不便或未妥之處,即時商改。
於訓練場地,楊磊不顧烈日炎炎,亦或風雨如晦,親督士卒訓練。見新兵於複雜地形中舉步維艱,楊磊親身示範,教誨穿越山林之巧,泅渡河流之法,士卒皆受鼓舞,奮力習練。逢惡劣天候,楊磊冒雨而立,激勵將士於泥濘中衝鋒,於寒風中堅守,其堅韌之態,令眾軍感佩,士氣如虹。
至於兵器坊與鎧甲鋪,楊磊召來能工巧匠,與之共商改良之策。驗視兵器之鋒刃,敲擊鎧甲之質地,指示不足,責令改進。匠人們感主公之重,竭智盡能,日夜操勞。經旬月之功,新型兵器漸成,利刃寒光閃爍,銳不可當;鎧甲亦更精良,輕便堅固,護佑周全。
且說在兵種協同作戰的演練中,楊磊親自指揮排程。只見強弩營列於陣前,士兵們搭箭上弦,弩機齊張,隨著一聲令下,弩箭如飛蝗般射出,敵方衝陣的前鋒頓時倒下一片。而此時,輕騎隊如疾風般從側翼殺出,馬嘶聲中,騎士們揮舞著馬刀,衝入敵陣,攪得敵軍陣腳大亂。步卒們則在將領的帶領下,喊著震天的口號,穩步向前推進,他們手持長槍短劍,與敵軍近身搏鬥,相互配合,攻防有序。強弩營在發射一輪齊射後,迅速調整弩機,裝填特殊箭矢,有的箭矢帶有燃燒的布條,射向敵軍營地,引發火災;有的箭矢繫有繩索,可用於攀爬城牆或跨越障礙。輕騎隊在衝鋒過程中,不時變換隊形,時而呈錐形突擊,時而分散包抄,利用馬速和機動性,讓敵軍難以捉摸。步卒方陣則根據戰場形勢,及時變換陣形,從方陣變為魚鱗陣,以應對敵軍的不同攻擊方式。
在複雜地形的訓練裡,楊磊帶領士兵深入山林。山林中荊棘密佈,道路崎嶇,士兵們需學會辨別方向,利用地形隱蔽自己。楊磊指著一處山坡說道:“此地居高臨下,若設伏兵,可出其不意。但需注意隱蔽身形,不可暴露蹤跡。”士兵們依言而行,在山林中穿梭,練習埋伏、突襲等戰術。他們利用樹枝樹葉偽裝自己,設定簡易的陷阱,如捕獸夾、絆馬索等,還學會了透過鳥鳴、獸吼等聲音傳遞資訊。又至沼澤之地,楊磊命士兵們搭建簡易木橋,以透過沼澤。同時,教導他們如何在沼澤中保持平衡,避免陷入泥潭。“沼澤之中,危險重重,一步不慎,便有性命之憂。但若能善加利用,亦可為我軍之屏障。”士兵們在沼澤中艱難前行,逐漸掌握了在這種特殊地形作戰的技巧。他們還學會了在沼澤中挖掘溝渠,改變水流方向,使敵軍陷入困境。
於惡劣天候的訓練時,暴雨傾盆而下,地面泥濘不堪。楊磊站在雨中,大聲喊道:“今日雖風雨交加,但敵軍不會因天候而止戈。我軍當於此時,錘鍊堅韌不拔之志。”士兵們在雨中進行著格鬥、衝鋒等訓練,雨水混著汗水,溼透了他們的衣衫,但他們的眼神卻愈發堅定。狂風呼嘯時,士兵們練習在風中穩定身形,利用風力發射特殊的風翼箭,這種箭在飛行過程中會因風力而改變方向,出其不意地攻擊敵軍。嚴寒之下,士兵們穿著厚重的保暖衣物,進行耐力訓練,同時學習在冰雪中行軍作戰,如滑雪板的使用、冰雕掩體的建造等。
在兵器改良方面,工匠們日夜鑽研。他們採用新的鍊鋼之法,使兵器的硬度和韌性都得到了極大提升。楊磊拿起一把新鑄的寶劍,輕輕一揮,寶劍斬斷一根粗鐵條,劍刃卻絲毫無損。“此劍鋒利無比,真乃利器。”楊磊讚歎道。鎧甲的製作亦有創新,選用輕便而堅韌的材料,經過多道工序打造而成。楊磊親自試穿一套新鎧甲,活動自如,讚道:“此鎧甲輕便舒適,防護周全,將士們穿之,可無後顧之憂。”新的兵器還包括可連發的弩機,一次裝填多支箭矢,能在短時間內射出大量箭矢,形成強大的火力壓制。還有特製的攻城器械,如巨型投石車,能夠投擲更重更遠的石塊,對敵軍城池造成巨大破壞。
經此一番變革,楊磊之軍氣象一新。編制合理,協同精妙;訓練有素,實戰能堪;裝備精良,銳器在握。全軍將士,士氣高昂,皆懷報國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