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撫百姓:楊磊的仁政之舉
硝煙尚未散盡,戰後的土地上滿是瘡痍,斷壁殘垣隨處可見,焦土廢墟綿延不絕。百姓們的心中亦惶恐未消,猶如驚弓之鳥,對未來充滿了迷茫與不安。楊磊深知,民心乃立業之基,邦國之本,此刻若不能安定百姓,縱有再堅固的城防,再勇猛的軍隊,亦難以長久支撐。於是,他不顧鞍馬勞頓,親率一眾官員,深入領地內的城鎮與鄉村,遍訪每一處角落,以安民心。
每至一處,楊磊皆召集百姓,站於高臺之上,身姿挺拔,神色和藹而莊重。他以洪亮且堅定的聲音,向百姓們詳述這場戰爭的勝利過程,描繪那戰場上己方軍隊的英勇無畏,如何以少勝多,如何逆境突圍,終將曹操大軍擊退。“諸位鄉親,吾軍以不屈之意志,頑強之鬥志,護佑了吾等家園。曹操雖來勢洶洶,然終是鎩羽而歸。如今,戰火已熄,太平將至,大家可安心生活,不必再擔驚受怕。”臺下百姓聽聞,起初尚是面面相覷,疑慮未消,待聽得真切,逐漸面露欣喜之色,交頭接耳間,不安的情緒開始緩緩散去。老者們手撫鬍鬚,微微點頭,眼中閃爍著欣慰的光芒;婦女們則緊緊拉著孩子,臉上的憂愁被一絲希望所取代;年輕的後生們摩拳擦掌,似乎已準備好為重建家園而大幹一場。
言罷,楊磊便深入街巷村落,仔細視察百姓的生活狀況。他走進破舊的茅屋,目睹屋內的貧寒與簡陋,看到百姓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悽慘之景,心中滿是悲憫與自責。尤其是那些在戰爭中受損的家庭,或有房屋被焚燬,或有親人在戰火中喪生,楊磊皆一一登門慰問。他輕輕握住老者顫抖的雙手,目光誠摯地說道:“老丈,此乃吾之過也,讓您受苦了。您放心,吾定會竭力相助。”言畢,他即刻命人送上糧食、衣物、被褥等物資,以解其燃眉之急。糧食堆積如山,散發著誘人的香氣;衣物嶄新厚實,足以抵禦寒冬的侵襲;被褥柔軟舒適,能讓百姓們在夜晚安然入睡。
在視察農田時,楊磊看到荒蕪的土地,雜草叢生,耕種的農具亦多有損壞,深知戰爭對農業生產的破壞之重。他蹲下身子,捧起一把泥土,沉思片刻後,轉身對隨行的官員與百姓說道:“農者,天下之大本也。無農不穩,無糧則亂。今雖戰事方平,但農時不可誤。”他鼓勵百姓繼續從事農業生產,承諾官府將全力支援,不僅會減免賦稅,還會提供優良的種子、農具,派遣經驗豐富的老農指導耕種。“諸位鄉親,且放心開墾播種,吾定會保障爾等的收成與利益。若有強梁之徒膽敢侵擾,吾必嚴懲不貸。”百姓們聽聞,紛紛點頭,眼中重燃希望之光,不少青壯男兒當即表示,願返鄉務農,重建家園。一位老農激動地熱淚盈眶,顫抖著聲音說道:“有主公如此眷顧,吾等定當全力以赴,不辜負主公的期望。”
對於城鎮中的商業活動,楊磊亦極為關注。他走訪集市,見昔日繁華的商埠如今門可羅雀,店鋪大多緊閉,貨物短缺,商人與百姓皆滿面愁容。楊磊心中明白,商業的凋敝將使經濟陷入困境,百姓生活亦會愈發艱難。於是,他召集城中的商賈富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諸位商家,商業興,則百業旺,百姓富。今雖經戰火,然吾有信心重振經濟。官府將降低商稅,維護市場秩序,保障諸位的財貨安全。望諸位重拾信心,重開店鋪,互通有無,讓這城鎮再度繁榮起來。”商人們聽後,心中疑慮漸消,紛紛表示願意配合官府,恢復商業活動。一位富商起身說道:“主公高瞻遠矚,吾等願為恢復城鎮商業盡綿薄之力。”
為了讓百姓切實感受到生活在逐漸恢復正常,楊磊加大了對民生工程的投入。他親自督辦修繕房屋之事,調集工匠,籌備材料,命其優先修復那些受損嚴重的民居。在城鎮中,一座座被戰火焚燬的房屋得以重建,破舊的牆壁被重新砌起,坍塌的屋頂被修復如初,百姓們看著自家房屋逐漸恢復昔日模樣,心中滿是感激。同時,楊磊亦重視改善水利設施。他親自勘察河道,指揮民夫清理淤泥,加固堤壩,修築溝渠。“水利者,農業之命脈也。唯有水利興修,方能保農田灌溉,獲豐收之望。”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原本因戰爭而堵塞的河道得以疏通,乾涸的溝渠再次流淌起清澈的河水,農田得到了充足的水源灌溉,百姓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楊磊還關注教育與文化的恢復。他下令修復被戰火毀壞的學堂,聘請有學識的先生前來任教,鼓勵孩子們入學讀書。“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他深知,只有培養出有知識、有品德的下一代,這片土地才能真正繁榮昌盛。在學堂裡,孩子們的讀書聲再次響起,那清脆悅耳的聲音彷彿是希望的樂章,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