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於營帳之中,昏暗的燭火搖曳不定,他緊盯著案几上的情報,那情報中的內容似有千鈞之重,令他雙眉深鎖,良久,對身旁的謀士趙軒沉聲道:“君且看,曹操此賊竟暗中研製了一種新的攻城器械,妄圖突襲我邊境防線,此局面著實棘手。”
趙軒接過那情報竹簡,修長的手指緩緩展開,目光如炬,細細覽閱,待看完,面色亦凝重如墨:“將軍,此器械既能遠距離投射巨石,又可強力衝擊城牆,仿若洪荒巨獸,若其突襲,我軍恐難以抵擋。當下須得速謀良策,否則邊境危矣。”
正當二人苦思無策之際,參軍錢峰匆匆入帳,腳步急切,衣袂帶風:“將軍,聽聞曹操新得一巧匠,名為馬鈞,此人技藝超凡,巧思絕倫,此攻城器械想必是出自他那奇思妙手。”
楊磊心中一驚,仿若被冷水澆淋:“馬鈞?可是那以精巧機關之術聞名遐邇者?若如此,此攻城利器定非凡品,我等更不可掉以輕心。”
錢峰點頭,額頭上汗珠閃爍:“正是。聽聞此器械名為‘投石衝車’,以機關之力,可將巨石拋射至數百步之外,巨石落處,城牆恐將崩塌,仿若天崩地裂,威力可怖。”
楊磊來回踱步,營帳中腳步聲沉悶迴響,片刻後停住,決然道:“我等不可坐以待斃。先派人加強邊境瞭望,增派探馬,如靈雀般穿梭于山林之間,時刻監視曹操軍營動向,稍有異動,即刻來報。再者,速召諸將前來議事,眾人拾柴火焰高,集思廣益,或能尋得應對之法。”
諸將聞召,如疾風般齊聚營帳。先鋒將軍李猛性急如火,豹眼圓睜,率先開口:“將軍,曹操既欲以新器攻城,末將願率敢死之士,趁夜劫營,如暗夜鬼魅潛入敵營,毀其攻城器械,教他知曉我軍之勇。”
楊磊搖頭,神色凝重:“曹操奸詐似狐,其營地必防守森嚴,如銅牆鐵壁,劫營恐難成功,且我軍亦有折損之險,此計太過冒失。”
這時,老將王肅撫須而立,沉穩開口:“將軍,可在城牆之前挖掘深壕,深壕如淵,多置拒馬鹿角,仿若荊棘叢林,使敵軍攻城器械難以靠近。再令弓手於城牆上嚴陣以待,待其靠近,萬箭齊發,箭如雨下,或可阻之。”
楊磊思索片刻,微微點頭:“王將軍之法雖有可行之處,但曹操既敢來攻,定有應對之策。我思之,若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仿製其攻城器械,於城牆上亦設‘投石衝車’,與敵軍對攻,使其不敢輕易近前,方為上策。”
眾將聽了,皆覺有理,紛紛點頭。趙軒卻憂慮道:“將軍,仿製此器需時日,恐曹操不等我等造好,便已來攻,如餓狼撲食,急切難耐。”
楊磊眼神堅定如磐,仿若能穿透營帳,望向遠方:“無妨。一面派人全力仿製,工匠們日夜趕工,不得懈怠;一面先依王將軍之策,加固城防。我再修書一封,遣使者送往江東孫權處,陳述利害,言曹操若破我邊境,必揮師南下,江東亦難保全,如唇亡齒寒之理,望其出兵牽制曹操。”
計議已定,諸將各司其職,營帳中眾人魚貫而出,各自奔赴使命。楊磊親率士卒挖掘深壕,士卒們揮汗如雨,泥土翻飛;佈置拒馬時,楊磊親手查驗,確保牢固。城中工匠則在趙軒與錢峰的督造下,日夜趕製“投石衝車”,錘聲叮噹,木屑四濺。
數日後,使者歸來,楊磊正於營帳中檢視城防圖,聞報急問:“孫權如何回應?”
使者拜倒在地,恭敬道:“吳侯言,曹操勢大,其亦有所忌憚。但出兵之事,尚需整備糧草,集結兵力,約半月之後方可出兵,猶如遠水解不了近渴。”
楊磊心中一沉,仿若墜入冰窖:“半月?只恐曹操等不得。”
此時,瞭望哨來報,曹操大軍已如烏雲般緩緩逼近邊境。楊磊登上城樓,手扶城垛,極目遠眺,只見曹操兵陣整齊,浩浩蕩蕩,仿若洶湧浪潮,那新的攻城器械“投石衝車”在陣後隱約可見,體型巨大,如洪荒巨獸,令人心生寒意。
曹操陣中,一將縱馬而出,身姿矯健,高呼:“楊磊,今日便是你城破之日,還不速速投降,免你一死!”
楊磊怒喝,聲如洪鐘:“曹操,休要張狂,我等必破你陰謀,堅守到底!”
言罷,楊磊轉身對趙軒道:“傳令下去,弓手準備,若敵軍攻城,先以箭雨挫其銳氣,讓他們知曉我軍之威。”
趙軒領命而去,腳步匆匆。楊磊望著遠方的曹操大軍,心中默默祈禱,但願城防與尚未造好的“投石衝車”能撐過這一劫,以待孫權援軍到來……
楊磊深知,此役關乎邊境安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