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動搖:楊磊的分化策略
楊磊於營帳之中,身姿挺拔,面龐堅毅,目光深邃而堅定地望著帳內眾將,沉聲道:“曹操聯盟雖貌似龐然,然實則其心離散,各懷異志。如今我等初戰告捷,斬獲頗豐,正乃天賜良機,可趁此大勝之威,施謀用計,令其內部自相傾軋,亂其陣腳,以破此強敵。”
謀士荀攸聞之,微微拱手,上前一步進言:“主公聖明。以攸之見,可先從釋放俘虜一事著力。此批俘虜歸鄉之後,必能如鴻雁傳書,將我軍之赫赫軍威與仁人善舉傳播四方,令敵軍士卒聞之,軍心自然動搖,對與我軍為敵之舉心生疑慮。”
楊磊微微頷首,贊同道:“荀公所言,甚合吾意。速去挑選部分俘虜,優禮相待,賜予乾糧盤纏,使其安然歸去。且務必囑咐其如實講述我軍情形,不得有絲毫虛言妄語,以彰我軍之德。”
“遵命,主公。”荀攸領命,轉身而去,步伐沉穩而迅速。
在俘虜營中,荀攸親至,一名將領模樣之人被帶到其面前。此人雖為階下囚,然身姿仍不失英武,眉宇間透著一股悍勇之氣。
“汝乃何人?在軍中擔任何職?”荀攸目光如炬,直視其人而問。
“某乃李通,在軍中任職偏將。”俘虜恭敬抱拳,垂首答道。
荀攸上下打量他一番,緩聲道:“今日本可將汝等囚禁於囹圄,然我家主公心懷仁慈,寬宏大量,欲放汝等歸去。只望汝等歸鄉之後,能深明大義,莫要再與我軍為敵,且將我軍之善舉告知眾人,使天下皆知我主之仁德。”
李通聽聞,心中大喜,猶如陰霾中乍見曙光,連忙拜倒謝恩:“大人之恩,重如泰山,某銘記於心,沒齒難忘。定當如實轉述,絕不敢有虛言欺瞞。”
於是,這批俘虜被釋放,踏上歸鄉之途。眾人皆心懷感激,腳步匆匆卻又堅定。
李通歸至自己的勢力營地,眾人早已翹首以盼,見其歸來,皆圍攏過來,目光中滿是關切與疑惑。
“將軍,您可回來了!”士兵們激動地呼喊,聲音中透著劫後重逢的欣喜。
“此番經歷,可謂驚心動魄,一言難盡。”李通長嘆一聲,感慨萬千,“楊磊軍實力非凡,士卒皆勇猛無畏,訓練有素,作戰之時猶如虎狼之師。我軍與之相較,實有云泥之別,差距顯著。然楊磊此人頗具仁德,不僅未虐待我等俘虜,還賜予乾糧,使我等免受飢餒之苦,而後安然放歸。其恩義,實令人感佩。”
眾士兵聽後,面面相覷,心中暗自思忖:與如此之人為敵,是否明智之舉?原本堅定的戰心,此刻竟悄然泛起一絲漣漪。
與此同時,楊磊又密令麾下細作,喬裝改扮,潛入曹操聯盟內部,巧妙散佈謠言。
在一聯盟勢力的營帳之中,燈火昏黃搖曳。兩名士兵正圍坐閒聊,言語間透著對局勢的擔憂與迷茫。
“你聽說了嗎?隔壁營帳的趙將軍,似與楊磊暗中有往來,我見他夜裡偷偷派人出去,行蹤詭秘,莫不是在傳遞訊息?”一名士兵壓低聲音,神秘兮兮地說道,眼神中透著一絲驚恐與猜疑。
“啊?真有此事?那可如何是好?”另一名士兵驚訝地瞪大了眼睛,手中的乾糧差點掉落。
這般謠言,恰似一陣邪風,自微末之處而起,卻迅速在聯盟內部蔓延開來,如野草般滋生,難以遏制。各勢力之間原本就潛藏的猜忌之心,經此謠言挑撥,愈發濃重,如陰雲密佈,籠罩在眾人頭頂。
“主公,如今軍中謠言四起,皆言各勢力之間有通敵之嫌,軍心惶惶,難以安定。士卒們皆無心操練,日夜議論紛紛,如此下去,恐軍心動搖,不戰自潰。”一諸侯滿臉憂慮,急步趨至曹操面前,惶惶然稟報。
曹操聞之,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此必是楊磊奸佞之計!傳令下去,嚴查造謠之人,凡有散播謠言者,格殺勿論!務必以雷霆手段,平息此亂。”其言辭間滿是憤怒與威嚴,然眼神中卻難掩一絲憂慮。
然謠言豈是如此輕易便能制止?猶如脫韁之馬,肆意奔騰。士兵們私下裡依舊議論紛紛,流言蜚語如潮水般洶湧,難以平息。
曹操無奈,又召集各諸侯將領,試圖穩定局勢。營帳之中,眾人面色凝重,氣氛壓抑。
“諸君,休要被楊磊的雕蟲小技所迷惑。我等聯盟之固,豈因幾句謠言便可動搖根基?當同心協力,共擊楊磊。此乃我等成就大業之關鍵,萬不可因些許謠言而互生嫌隙,自毀長城。”曹操言辭懇切,聲嘶力竭地說道,目光依次掃過眾人,試圖喚起眾人的鬥志與團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