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在關羽尚未與劉備結拜時,偶然與關羽相遇。當時,關羽正在觀看士兵訓練,他身材高大,紅臉長鬚,丹鳳眼透著威嚴。楊磊注意到他不凡的氣質,心中暗暗稱奇。他走上前去,與關羽交談。兩人從武藝切磋談到兵法運用,楊磊分享了一些自己在現代軍事中學到的獨特戰術,比如如何利用地形和心理戰來戰勝敵人。關羽聽後,對這些新穎的觀點很感興趣,他也向楊磊展示了自己精湛的武藝,揮舞著青龍偃月刀,刀法凌厲,氣勢驚人。
楊磊忍不住讚歎道:“君之武藝,真乃世間少有,楊某今日大開眼界。”關羽微微拱手:“過獎,將軍所言之戰術,關某亦覺新奇,受益匪淺。”
二人相談甚歡,楊磊見關羽見識不凡且武藝超群,起了愛才之心,便誠摯邀請道:“關兄如此大才,何不入我麾下?我楊磊正欲在這亂世之中成就一番大業,救百姓於水火,像關兄這般英雄豪傑,定能助我一臂之力。”
關羽沉思片刻,說道:“將軍好意,關某雖暫無所屬,但心中亦有自己的抱負與考量,還望將軍容我些時日思索。”楊磊點頭:“關兄慎重考慮自是應當,楊某靜候佳音。”
自那日後,楊磊時常與關羽交流,或探討天下大勢,或交流武藝心得。在一次交流中,楊磊提及自己對未來軍隊建設的構想,他希望打造一支不僅有高強武力,更有紀律和信念的軍隊,能真正為百姓而戰,而非只是爭權奪利的工具。關羽聽後,心中頗為觸動,他看到了楊磊不同於其他諸侯的胸懷與志向。
與此同時,楊磊也在不斷發展自己的勢力。他在領地內推行新政,鼓勵農耕,減輕百姓賦稅,使得百姓生活逐漸富足。商業上,他開放集市,加強貿易往來,促進經濟繁榮。在軍事方面,他訓練出一支精銳騎兵,行動迅速,戰鬥力極強,憑藉這支騎兵,他在幾次小規模衝突中都取得了勝利,威名漸揚。
然而,楊磊的崛起引起了其他勢力的警惕。袁紹聯合公孫瓚,意圖對楊磊進行打壓。楊磊得到訊息後,與郭嘉、徐庶等人商議對策。
郭嘉分析道:“袁紹與公孫瓚雖聯手,但此二人皆有野心,彼此之間並非毫無嫌隙。我們可先派人在他們之間製造矛盾,分化其聯盟。再者,我們可利用地形優勢,在他們進軍的必經之路設下埋伏,挫其銳氣。”
徐庶補充說:“我們還需安撫境內百姓,確保後方穩定。可組織民團協助軍隊防守,同時囤積足夠的糧草物資,以備長期作戰。”
楊磊採納了他們的建議,一方面派細作潛入袁紹與公孫瓚的陣營,散佈謠言,挑起他們的猜疑;另一方面,積極備戰,在邊境的山谷中佈置兵力,設定陷阱。
關羽得知楊磊面臨的困境後,主動前來幫忙。他對楊磊說:“將軍,關某雖尚未決定是否正式加入,但也不忍見將軍遭此危難,願在此次戰事中助將軍一臂之力。”楊磊大喜:“關兄仗義相助,楊某感激不盡。”
戰爭爆發,袁紹與公孫瓚的聯軍浩浩蕩蕩而來。他們本以為可以輕鬆擊敗楊磊,卻沒想到剛進入邊境,就遭遇了一系列的麻煩。先是道路被破壞,行軍速度大減,接著又不斷遭到小股部隊的騷擾襲擊,士氣逐漸低落。
當他們進入楊磊設下的埋伏圈時,楊磊一聲令下,頓時箭如雨下,喊殺聲四起。關羽一馬當先,揮舞青龍偃月刀衝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他的勇猛極大地鼓舞了楊磊計程車兵,眾人奮勇殺敵,將聯軍打得暈頭轉向。
“關羽在此,爾等休要張狂!”關羽怒吼著,大刀所到之處,敵軍紛紛倒下。
楊磊則指揮若定,他利用地形優勢,將聯軍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楊磊成功擊退了聯軍的進攻,取得了一場關鍵的勝利。
此役過後,關羽對楊磊的領導能力和軍事智慧有了更深的認識,他心中對楊磊的敬佩又增添幾分。而楊磊對關羽在戰場上的表現更是讚賞有加,愈發渴望關羽能正式加入自己的陣營。
在戰後的慶功宴上,楊磊再次向關羽提出邀請:“關兄,經此一役,你我配合默契。我楊磊真心希望你能留下來,與我共創大業。我相信,只要我們攜手,定能在這亂世之中成就非凡。”
關羽看著楊磊,眼中閃過一絲動容:“將軍,你的誠意關某已深刻感受到。你的志向與作為,亦讓關某欽佩。關某願追隨將軍,共圖大業。”
楊磊聽聞,大喜過望:“太好了,關兄加入,實乃我之幸事。有了關兄這等猛將,我楊磊更有信心實現心中抱負。”
隨著關羽的加入,楊磊的勢力如虎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