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來購買,價格一路飆升。
這一趟西域之行,商會可是賺了大錢。楊磊看著賬本上那一串串數字,笑得合不攏嘴。他知道,商會的發展有了新的契機。
有了錢之後,楊磊首先想到的就是改善家族的生活條件。他小時候在楊府長大,對那裡有著深厚的感情。可這些年,楊府因為戰亂和歲月的侵蝕,有些破敗了。他決定拿出一部分錢來修繕楊府。
他找來了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楊府的大門重新漆得紅彤彤的,那顏色就像火一樣,看著就喜慶。院子裡的花草樹木也重新修整了一番,變得鬱鬱蔥蔥。屋子裡面重新裝修,傢俱都換成了新的,又舒適又漂亮。
家族裡的人都高興壞了。楊磊的父親看著煥然一新的楊府,感慨地說:“磊兒啊,你真是給我們楊家爭光了。這楊府現在可比以前氣派多了。”
楊磊笑著說:“父親,這都是商會發展得好。我希望咱們楊家能越來越好,在洛陽城裡更有地位。”
不僅如此,楊磊還知道,這只是開始,要想讓商會一直繁榮下去,得為未來做好準備。他用一部分利潤購買了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可都是寶貝啊,以後可以用來種糧食、蓋房子,或者作為商業用地。
他還招募了更多的人手。有做生意的人才,這些人頭腦靈活,能幫他拓展更多的業務。還有一些強壯的勞力,他們可以幫忙搬運貨物、修建店鋪。
在楊磊的努力下,商會就像一棵茁壯成長的大樹,枝繁葉茂。財富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楊磊的名聲也在洛陽城傳開了,大家都知道有個年輕有為的楊會長,把商會經營得紅紅火火。
隨著商會的繁榮,楊磊也沒有忘記那些幫助過他的人。他給商會的成員們都發了豐厚的分紅,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對張遼,他更是感激,給張遼送了一份厚禮,還專門為他打造了一套更好的裝備。
楊磊對張遼說:“張將軍,這次商會能有這麼大的發展,你功不可沒。這是我一點心意,希望你能收下。”
張遼笑著說:“楊會長,你太客氣了。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會繼續為商會效力,守護我們的財富。”
商會的繁榮也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前那些窮困潦倒的百姓,現在有了更多的工作機會。他們有的在商會的店鋪裡當夥計,有的給商隊當車伕,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
楊磊看著這一切,心裡充滿了成就感。他知道,自己的路還很長,但只要堅持下去,商會一定能創造更多的輝煌,為這亂世中的人們帶來更多的希望。
在商會繁榮發展的過程中,楊磊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覺得光靠貿易還不夠,還得發展一些其他的產業。他看到洛陽城裡有很多流民,這些人沒有生活來源,過得很艱難。他就想著能不能把這些人組織起來,發展一些手工業呢?
於是,他找來了一些懂手藝的師傅,讓他們教流民們製作一些簡單的手工藝品。比如用竹子編一些籃子、扇子,用木頭雕刻一些小擺件。這些手工藝品成本不高,但是如果做得精美,也能賣個好價錢。
楊磊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商會的成員們,大家都覺得不錯。一個商人說:“楊會長,這主意好啊。我們可以把這些手工藝品也加入到我們的貿易中,說不定還能開闢新的市場呢。”
楊磊點頭說:“對,而且這還能幫助那些流民,讓他們有口飯吃。我們可以先在商會里設一個作坊,等發展起來了,再擴大規模。”
就這樣,商會的手工藝品作坊成立了。流民們在師傅的指導下,認真地學習手藝。一開始,他們做得不太好,但是慢慢地,就越來越熟練了。這些手工藝品在市場上也受到了歡迎,尤其是那些扇子,上面畫上漂亮的圖案,既實用又美觀,很受女孩子們的喜愛。
隨著手工藝品作坊的發展,楊磊又開始考慮建立一些工廠。他知道,工廠可以大規模地生產商品,提高生產效率。他找來了一些懂工程的人,一起研究怎麼建造工廠。
他們選了一塊合適的土地,開始建造紡織廠。紡織廠裡有一排排的織布機,工人們在裡面忙碌地工作著。以前,紡織都是家庭式的小作坊,產量很低。現在有了紡織廠,絲綢、棉布的產量大大提高。
楊磊還在工廠裡實行了一些新的管理制度。他給工人們規定了工作時間和報酬,讓工人們能安心工作。同時,他也注重產品的質量,安排專人檢查產品。
商會的這些新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和貿易業務相輔相成。楊磊的商會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商業組織,而是一個綜合性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