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豪正心急如焚地尋找安琪兒,卻在此時,一座道觀毫無預兆地出現在他眼前。這座道觀名為
“古華觀”,觀身由青磚青瓦砌成,那斗拱飛簷的設計,仿若一隻展翅欲飛的雄鷹,給人一種古樸而典雅的感覺。觀門雖然略顯殘破,卻依然散發著一股濃郁的古意,彷彿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靜靜地訴說著往昔的輝煌。匾額上的
“古華觀”
三個大字蒼勁有力,筆畫之間蘊含著一種獨特的神韻,讓人不禁對這座道觀的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此時,一位老態龍鍾的灰袍道士從觀內緩緩走出。道士頭髮花白如雪,卻梳理得一絲不苟,他手持掃帚,正專注地清掃著道觀門口的落葉。他的動作雖然緩慢,卻十分沉穩,每一下清掃都帶著一種歲月沉澱下來的寧靜。他的眼神深邃而平和,彷彿洞悉了世間萬物的奧秘,又似蘊含著無盡的智慧。他的面容清癯,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卻也增添了幾分超凡脫俗的氣質。他身材雖略顯佝僂,但行動間卻透著一種別樣的健朗,舉手投足之間,流露出一種不凡的氣度,讓人感覺他絕非普通的道士。
歐豪被這座道觀吸引,停下腳步,細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那灰袍道士似乎察覺到了歐豪的目光,抬起頭,看了一眼歐豪,然後緩緩問道:“年輕人,你覺得這觀名好在哪裡?”
歐豪微微一愣,思索片刻後回答道:“華者,光輝燦爛之意,古華觀,想必是承載著古老而光輝的傳承,觀此觀之古樸風貌,應是歷經歲月洗禮,卻依然保留著最初的道心與智慧,故而名為古華觀。”
老道士聽後,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之色,說道:“年輕人,你頗具慧根。此觀乃是我安氏先輩所建,歷經數百年風雨,見證了無數的興衰榮辱。今日你我在此相遇,亦是緣分。不妨進觀一敘,品茗論道,如何?”
歐豪心中掛念著安琪兒,面露猶豫之色,婉拒道:“道長好意,晚輩心領了。晚輩正在尋找一位友人,她方才與我走失,晚輩實在放心不下,需儘快找到她。”
老道士輕輕嘆了口氣,說道:“世間諸事,皆有定數。你此刻心急如焚,四處尋找,卻未必能如你所願。有時,停下匆忙的腳步,或許能在不經意間發現你所追尋之物。這古華觀中,或許能讓你暫得片刻寧靜,理清思緒,對你尋找友人亦會有所助益。”
歐豪聽了老道士的話,心中一動,想起自己與安琪兒之間的種種糾葛,以及目前所面臨的複雜局勢,不禁有些迷茫。他心想,或許自己真的需要片刻的寧靜,來思考接下來該如何應對。於是,他微微點頭,說道:“多謝道長指點,晚輩恭敬不如從命。”
走進道觀,裡面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地面由青石板鋪就,縫隙間生長著幾株嫩綠的小草,給這古樸的環境增添了一抹生機。院子中央有一座大殿,殿門緊閉,門上的銅鎖鏽跡斑斑,彷彿在訴說著歲月的久遠。大殿的屋頂飛簷斗拱,雕樑畫棟,雖歷經風雨侵蝕,卻依然可見當年的精美絕倫。殿內,一尊三清老祖像莊嚴地矗立在正中央,神像栩栩如生,眼神慈悲而深邃,彷彿在俯瞰著世間眾生。神像前擺放著一個巨大的銅爐,爐內香菸嫋嫋,瀰漫著一股神秘而祥和的氣息。銅爐兩側,各有一個蒲團,供人祭拜祈福。整個大殿內光線昏暗,只有幾縷陽光透過窗戶的縫隙灑在地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線,塵埃在光線中飛舞,更增添了幾分神秘的氛圍。
歐豪走進大殿,對著三清老祖像行了一禮,隨後抬頭四處打量。突然,他的目光被三清老祖下方神甕上的一幅畫像吸引住了。那是一幅年代久遠的畫像,紙張已經變得暗黃,畫像上的人物卻依然清晰可辨。畫中是一位男子,身姿英偉,器宇軒昂,他站在一座高山之上,俯瞰著大地,眼神中透著一種堅毅和無畏。男子身著一襲青衫,隨風飄動,彷彿與天地融為一體。畫像的一側,題著一首詩:“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歐豪心中暗自詫異,這畫像上的人物並非道統中的常見神只,為何會供奉在此處?
老道士似乎看出了歐豪的疑惑,緩緩走到畫像前,輕輕拂去畫像上的些許塵埃,說道:“這幅畫像上的人物,乃是我安鎮的祖先安景啟。當年,他遊歷四方,歷經無數風雨,最終回到此地,隱世不出。他的品德和智慧,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這片土地,也成為了我們安氏一族的精神圖騰。正是因為他,才有瞭如今的安鎮傳承。”
歐豪聽了,心中湧起一股敬意,再次看向畫像中的男子,彷彿能感受到他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