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第三軍團,第一大隊大隊長朱吉巴,剛剛呵斥士兵們舉起手中的木盾,就有一枚巨大的石球從天而降,將朱吉巴砸成了一灘肉泥。
羅馬第十二軍團,掌旗官高丸直接被弩箭貫穿了身體。
相較於居後的羅馬人而言,輔助軍團傷亡更加慘重。
向來以勇武著稱的斯巴達人和色雷斯人,成片成片倒下,還沒有衝到敵人的面前,他們就已經傷亡了二分之一。
“拉弓,放!”
隨著馬忠話音落下,數千支長箭呼嘯而出,將一大片斯巴達人直接抹去。
到這個時候,斯巴達人開始有點絕望了。
因為他們距離漢軍還有至少兩百五十步的距離。
想要跨過這個距離,斯巴達人至少還要遭遇五波密集的箭雨。
五波密集的箭雨,足以將所有的斯巴達人全部殺死。
“傳令吹號角,繼續衝鋒!”
杜蕾斯咬著牙大聲下令。
如今羅馬人好不容易衝到了距離漢軍不遠的地方,杜蕾斯無論說什麼,也不能前功盡棄。
另外衝在最前面的是斯巴達人和色雷斯人,這些人就算全部死光,杜蕾斯也不會太心痛。
斯巴達人想要後撤,但當後方號角聲響起,斯巴達人很快就放棄了後撤的念頭。
在這個時代的羅馬,非常盛行連坐之法。
羅馬人對斯巴達這些異族更是嚴厲。
斯巴達人若是在戰場上後撤,他們的家人都會遭受連累。
輕者被貶為奴隸,重者直接處死。
後撤是死,還要連累家人。
所有的斯巴達人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不屈斯巴達人!”
“諸神與我們同在。”
“為了斯巴達!”
斯巴達人在長箭的洗禮下,突然爆發出了超強計程車氣。
他們扯掉了背上的披風,扔掉了手中的圓盾。
或是握著短劍,或是握著長矛,不要命的朝著漢軍衝去。
他們衝得很快,距離好似眨眼間就縮短了百步距離。
只要再近一點點,到七十步的距離上,斯巴達人就能將長矛投向漢軍,給予漢軍殺傷。
這一幕,也讓杜蕾斯和傑士邦都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在二人看來,只要斯巴達人能夠衝到漢軍的面前,這一場大戰,羅馬人就將取得最後的勝利。
然而不等杜蕾斯和傑士邦高興太久,漢軍之中忽有一片一片的短小弩箭攢射而出。
成片的弩箭,彷彿綿延不斷,只片刻斯巴達人就全部倒在了箭雨之中。
整個過程,最多也就持續了幾個呼吸的時間。
“這……這……”
杜蕾斯和傑士邦又一次長大了嘴巴。
漢軍使用的,能夠連射的弓弩,完全重新整理了杜蕾斯和傑士邦的認知。
在羅馬也有單兵使用的弓弩,但是單兵使用的弓弩不僅沉重,而且每一次只能發射一支弩箭。
再加上單兵使用的弓弩,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不方便維護和保養,所以弓弩在羅馬軍中並不怎麼受歡迎。
隨著斯巴達人全部倒在衝鋒的路上,色雷斯人又開始步斯巴達人的後塵。
漢軍陣營前,已經重重疊疊倒下了數千具屍體,但無一人可以靠近漢軍三十步的距離。
“杜蕾斯將軍,下令撤退吧。”
傑士邦面無表情的扭頭看向了杜蕾斯,不等杜蕾斯答話,傑士邦又接著說道:“我們將羅馬的小夥子們帶出來,就有責任將他們帶回去。”
“我們兩個上了年紀死不足惜,但是羅馬的小夥子們
他們還有大把的幸福時光。”
杜蕾斯聽完傑士邦的話,抬頭朝著遠處張望了一眼。
見到戰場上,羅馬士兵士氣全無,即便杜蕾斯是個非常頑固的老傢伙,卻也不得不承認失敗。
“撤退,告訴士兵們先撤離出投石車拋射的範圍。然後整軍
,相互掩護撤退。”
羅馬人想要撤退,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弓弩和投石車的雙重打擊下,在撤退的過程中,羅馬人又至少付出了五千人的性命。
戰鬥開始,羅馬人共有五萬大軍,但大戰才進行了不到兩個時辰,羅馬人就只剩下了一萬五千餘人。
看到戰場上重重疊疊的屍體,杜蕾斯忽然有了一種想要拔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