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陷入了沉思。
與衛楚硬碰硬。
公孫瓚沒有十成的勝算。
也誠如狗子所講,天子還在,大漢餘威尚存,自己若是成為了反賊,恐怕會四面樹敵。
要知道,饞幽州這塊土地的人,可不在少數。
另外,公孫瓚也相信自己中了毒。
因為最近這一段時間,公孫瓚的精力確實差了很多。
除了嚴綱,公孫瓚對單經都提不起興趣了。
最後,為大漢開疆擴土,是公孫瓚一直埋藏在心底的願望。
早些年,公孫瓚一直都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最近這幾年,野心膨脹之後,公孫瓚這才漸漸的忽略了自己的初衷。
想到這裡,公孫瓚又對著狗子問道:“我若是擁護衛將軍做幽州刺史,我對塞外用兵,衛將軍會給予我何等支援?”
公孫瓚的話,令狗子稍稍鬆了一口氣。
“第一,衛將軍會派遣趙雲趙將軍率領一千新軍騎兵,協助公孫將軍進行北伐。”
公孫瓚輕輕點頭。
對於這個支援,公孫瓚並不怎麼在意。
一千新軍騎兵,在公孫瓚看來,恐怕還不如三百白馬義從。
至於趙雲這個人,公孫瓚不曾聽說過。
想來應該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遠不如自己的嚴綱。
“第二,衛將軍會承擔北伐大軍的糧草。”
狗子說出來的第二點支援,讓公孫瓚稍微有了一點興趣。
北伐,絕對不可能一蹴而就。
長時間北伐,需要消耗大量物資。
衛楚願意承擔北伐大軍的糧草,解決了公孫瓚的一個後顧之憂。
“第三,天子下旨,敕封公孫將軍為破虜將軍,同時天子親自前往洛陽白馬寺,為公孫將軍北伐祈福。”
所謂的第三點支援,並不是實際意義上的支援,而是精神上的支援。
但第三點支援,公孫瓚卻最看重。
天子下旨敕封公孫瓚為破虜將軍,天子親自為公孫瓚祈福,毫無疑問這會大大的增加公孫瓚的聲望。
“難得大漢還有衛將軍這樣開明的將領,把幽州交給衛將軍,我倒是比較放心。”
公孫瓚的這一句話,令滿堂眾人眉頭一揚。
公孫瓚開始推崇衛楚了。
這說明,公孫瓚已經下定決心,投奔衛楚了。
“請衛苟先生返回平谷城,明日一早,我會帶領嚴綱就和單經前往平谷城,拜會衛將軍。”
冀州,鄴城。
袁紹端坐在議事廳的首位之上,整個人顯得有些浮躁。
“公孫瓚明明已經動手殺了劉虞,為什麼一直到現在還按兵不動。幽州不亂,我就沒有機會帶兵殺進幽州。不能殺入幽州,我們前期所作的準備,就全部浪費了。”
袁紹話音剛落,就有一名身穿長衫的儒雅男子站了出來。
此人名叫田豐。
田豐原本是韓馥麾下謀士。
隨著韓馥被殺,田豐與韓馥麾下的一眾謀士和武將,投奔了袁紹。
歷史上的田豐,曾計破公孫瓚,平定河北,官至冀州別駕。
算是一位能人。
“公孫瓚一直到現在都還按兵不動,大機率有兩個原因。第一,公孫瓚在等待援兵,在觀望我們的態度。第二,奉旨前往幽州的衛楚,使用手段,讓公孫瓚妥協了。”
“哼!”
袁紹氣呼呼的站起身來,“公孫瓚如果真的需要我們援助他,他為何不派人來冀州?莫非公孫瓚以為,不開出價碼,我也會主動帶兵進入幽州?”
不等田豐接著說話,袁紹就又扭頭看向了閉目養神的關羽。
關羽、張飛,是袁紹目前最信任的兩個人。
因為關羽和張飛,在袁紹入駐冀州之前,就開始跟隨袁紹。
若不是關羽和張飛及時發現了淳于瓊和韓猛的背叛,沒準袁紹都已經死在了韓馥的手上。
另外關羽和張飛,做事情都是義字當先。
袁紹相信,關羽和張飛一定不會背叛自己。
相反、對於麴義、田豐、張合之流,袁紹心中滿是警惕。
這些人曾經都是韓馥的人,其中一些人還受過韓馥的恩惠。
天知道他們投奔自己。
是因為自己的王霸之氣讓人折服,還是因為包藏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