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了多重驗證機制,即使有駭客試圖突破第一層防線,後續的驗證環節也能將其阻擋在外。
在加密演算法方面,柳青巖邀請了行業內的頂尖專家來進行指導,經過反覆測試和最佳化,最終確定了一種結合了多種加密方式的混合演算法,這種演算法的加密強度極高,即使有人獲取了儲存程式碼的檔案,沒有對應的解密金鑰,也無法破解其中的內容。
人員管理方面,根據制定好的規定,公司在辦公區域的入口處安裝了智慧門禁系統,只有經過授權的員工才能刷卡進入,來訪人員則需要進行詳細的登記,說明來訪目的、拜訪物件等資訊,並由專人帶領才能進入相應區域。而且,專案組每週都會組織一次安全意識培訓,透過實際案例講解、安全知識問答等形式,讓員工們時刻保持警惕,不隨意透露專案的敏感資訊。
然而,儘管做了這麼多防範措施,柳青岩心裡還是隱隱有些不安。畢竟對手公司的意圖很明顯,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使出什麼樣的手段來達到目的,所以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覺。
有一天,柳青巖正在辦公室裡檢視專案進度報告,突然收到了一封匿名郵件。郵件的標題很是奇怪,寫著“關於你們專案的一些小秘密”,柳青岩心裡“咯噔”一下,一種不好的預感湧上心頭。他小心翼翼地開啟郵件,裡面只有簡短的幾句話:“你們以為做了這些防護就安全了嗎?程式碼遲早會到我們手裡的,等著瞧吧。”
柳青巖看著這封充滿挑釁意味的郵件,眉頭皺得更緊了,他意識到這很可能是競爭對手公司的一種心理戰術,想借此擾亂他們的心神,或者是在暗示他們已經找到了突破防護的方法。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將郵件轉發給了公司的安全部門,讓他們進行追蹤分析,看看能不能從中找到一些線索。
安全部門收到郵件後,迅速展開了調查。他們透過技術手段追蹤郵件的來源,發現發件地址經過了多層偽裝,想要直接鎖定源頭非常困難。不過,安全專家們並沒有氣餒,他們從郵件的傳送時間、內容特徵等方面入手,進行了一系列的資料分析,試圖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與此同時,柳青巖也召集專案組的核心成員開了個緊急會議,把郵件的事情告訴了大家,提醒大家要更加謹慎,不能因為已經做了很多防護措施就掉以輕心。
會議上,一位年輕的程式設計師有些緊張地說道:“柳青巖,這可太嚇人了,他們都這麼明目張膽地威脅了,說明肯定在謀劃著什麼呀,咱們是不是還得再想想別的辦法加強防護啊?”
柳青巖安慰道:“大家先別慌,安全部門已經在調查了,咱們目前能做的就是繼續做好手頭的工作,嚴格遵守安全規定,不給他們可乘之機。我覺得咱們可以再增加一些監控裝置,對辦公區域的各個角落進行無死角監控,這樣一旦有可疑人員出現,就能及時發現了。”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於是柳青巖又安排人去採購並安裝了一批高畫質監控攝像頭,覆蓋了從專案組辦公區到存放程式碼的伺服器機房等重要區域。
經過幾天的緊張調查,安全部門那邊終於有了一些進展。他們雖然沒能直接鎖定郵件的傳送者,但透過分析郵件在網路中的傳播路徑,發現了一些異常的流量指向了公司的外部伺服器,懷疑可能是對方在試圖透過外部伺服器作為跳板,入侵公司內部網路。
柳青巖得知這個訊息後,立刻和安全團隊一起,對公司的網路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漏洞掃描,查詢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果然,他們發現了幾個潛在的薄弱點,都是由於一些老舊的軟體版本沒有及時更新導致的,這些薄弱點有可能被駭客利用,進而獲取更高的許可權,接近存放程式碼的伺服器。
柳青巖不敢怠慢,馬上組織技術人員對這些軟體進行了更新升級,並在相應的埠設定了更為嚴格的訪問限制,阻斷了可能的入侵途徑。
就在大家以為情況逐漸得到控制的時候,又一件讓柳青巖揪心的事情發生了。專案組的一位成員在下班途中,發現有人鬼鬼祟祟地跟蹤自己。這位成員心裡很是害怕,他故意繞了幾條路,試圖擺脫跟蹤者,但對方一直緊追不捨。無奈之下,他趕緊給柳青巖打電話說明了情況。
柳青巖一聽,心裡大驚,他意識到這很可能和專案的安全問題有關,說不定就是競爭對手公司派來的人,想從專案組成員身上獲取資訊。他一邊讓這位成員儘快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比如附近的商場、警察局之類的,一邊自己迅速往那邊趕去,同時通知了公司的安保人員一同前往協助。
等柳青巖趕到的時候,那位成員已經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