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點了點頭,默默記下三種木頭的辨別要點。
他掃了一眼形狀不規則的邊角料們,制蜂箱用的是長方形的木板或木條,挑撿木料不費工夫,但用家裡的小鋸子,將不規則的木板鋸成規則的,那得鋸到猴年馬月啊。
即便他有耐心,但空間良田的蜂群等不及啊!
何雨柱思慮一番,“我能不能借廠裡的小電鋸使使?”
李癩垂眸不語,幽幽盯著地上的竹簍。
何雨柱心神領會,將簍內剩的兩根黃瓜,遞給了李癩。
“電鋸租借按時收費,一小時3毛,你先撿木料,撿完,去廠房邊上的小窩棚找我。”
李癩指著遠處一間灰撲撲的木棚說道。
何雨柱本以為那是個茅廁,“成!”
李癩帶著黃瓜,心滿意足的離開了,何雨柱則一頭扎進邊角料堆裡。
他挑木料很有技巧,先將總面積超過籃球、蟲眼和結巴位於邊緣、不薄不厚的木板挑出來。
再根據李癩講的要點,摸表面、聞氣味、指甲掐、用力擠兩端,仔細分辨木板的品類。
辨別出是樺木的,扔回邊角料區,辨別出是桐木和衫木的,扔到一旁的空地上。
起初,他程序很慢,一塊木板要辨認個2-3回,才確定能不能用來製作蜂箱。
後來,熟能生巧,他打眼一瞧紋理,再用手一摸質感,就知木板是該扔回邊角料區,還是扔到後面的空地了。
梆---梆---
一塊塊木板,被扔到了空地上。
大約過了三十分鐘,那兒已多出了一個小墳堆似的木頭堆。
何雨柱拍了拍手上的鋸末,心裡盤算著。
空間內約有10畝良田,目前,五成左右的土地都種上了作物。
而桃樹旁的蜂箱,剛搬進良田沒多久,就誕生出第二隻蜂王,那是因為田內花兒多。
但良田面積有限,受花源影響,蜜蜂不可能無限制分蜂,誕生出新的蜂王。
照瘸子張所言,3畝油菜花,就能供給一個蜂箱,那麼十畝良田,滿打滿算,能供給3-5個蜂箱。
如此,空地上的木料足夠用了。
一般情況下,蜂箱長60cm、寬40cm、高50cm。
其所需的木料,大概為長50cm、寬18cm、高2cm木板,和長50cm、寬和高都2cm的木條。
但是,超出50cm長的木料,又怎會輕易丟棄呢?
於是乎,何雨柱退而求其次,將長度由50cm壓到30cm,制蜂箱時,再銜接到一塊。
他將一空推斗車,推到木堆邊,再拿出捲尺和鉛筆,再木板上量尺寸和畫印記。
畫完一塊,就丟進推斗車內一塊。
不一會兒,空地只剩一堆木屑,推斗車內卻被塞得滿當當的。
他抬腿走向木棚,去喊時髦青年李癩。
木棚外表灰撲撲的,內裡卻很有格調。
牆上貼著白楊、陳強、金迪等時下爆火明星的畫報。
床頭櫃上刻著虎皮蘭圖案,被子也鋪得很平整。
書桌上擺著帆船、三輪、元寶、小狗等木雕,一旁還擺著鑿子、刻刀等工具,看來,李癩閒暇時,酷愛雕刻。
“木料挑好了?”李癩打床上坐起問道。
“嗯!”
“那你把車推到木屋前,我來整電鋸。”
“好!”
何雨柱轉身離開,他推著推斗車回來時,李癩正將一個帶電線的小切割機,固定在平整的大木板上,那根電線,直入木屋內。
那切割機像是私人組裝的,底座是暗紅色的,帶有四個孔,釘上4枚大鐵釘,就能將其牢固在木板上,圓鋸鋥亮、鋒利,扶手特像二八大槓的車把。
李癩按動開關,圓鋸就呲呲高速運轉,他拿來一木板,放到底座之上,再將扶手往下一壓。
鋸末亂飛間,木板被切割成兩半,且截面平整。
“好了,我教你怎麼用機子。”
何雨柱大步走上前。
“腳呢,要踩到大木板上,這樣機子才不會亂震。”
李癩指著底座上的一道細凹槽,“這個呢,就是圓鋸落下後的位置,你想讓木板從哪斷,就把要斷的點,與凹槽對齊就成。”
“切木料時,一隻手按住木料,一隻手握住扶手,一條線切完,要及時把扶手抬上來。這是開關,感覺機子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