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三人來到了橋頭,於莉和於海棠往東北區走,何雨柱則在西南區隨意找了個空攤位,湊巧的是,他隔壁的攤主,還是那位賣粗糧、抽旱菸的大伯。
何雨柱鋪好攤布,從竹簍內拿出波菜、芫荽、小蔥、小青菜等,分堆擺在攤布上。
“呦,小夥子,進新品了啊?”大伯打趣道。
何雨柱淺笑胡謅,“是啊!進點新花樣試試水,成了,趕明兒多進點,不成,就賣回老四樣。”
“年輕就是好啊,我啊,老嘍,沒膽量進新品,只能賣些粗糧賺點辛苦費。”
老人發牢騷,千萬別當真,聽聽就成。
何雨柱笑了笑沒再搭話,低頭忙活攤位上的事了。
他掀開簍蓋,取出木板、鋁盒、小刀、牙籤、盤子。
自上一回攤主們偷學他現場炒菜,鬧出一堆樂子之後,鴿子市出了新規定:開市時,攤主不得帶爐子、煤炭明火燒菜。
但是,冷切還是允許的。
何雨柱開啟鋁盒,裡面裝滿汆熟的蔬菜,他把菜倒在木板上,用小刀切小段或薄片,放到盤子中供人試吃。
又拿出舊麻袋拆成的線團,把波菜、芫荽、小蔥等,綁成一個個細如水管、粗如拳頭的小捆。
忙完,已經7點多了,鴿子市也慢慢上人了。
頭一個來他攤前的,是那個圓臉圓眼小男孩的親媽---秀玲,也就是那晚發出‘你咋不去搶銀行’尖銳爆鳴聲的盤髻婦人。
秀玲低頭掃了一眼攤子,沒瞅見兒子點名要吃的,“蘿蔔呢?”
“今個沒帶。”
蘿蔔個頭大,太佔空間了,雖有空間倉庫傍身,但竹簍容積擱那擺著呢,頂天多拿出0.3倍容積的蔬菜,給個壓得太瓷實的理由。
“哎呀---”秀玲急得直跺腳,神情不悅道:“那蘿蔔,我兒子都吃上癮了,一天不吃,就鬧騰的直打滾。”
何雨柱舉起盤子往前遞,“不要急,來,試吃一下本攤的新品,我這芫荽啊,吃起來脆脆的,味還特別濃。切成小碎段,再配上一勺鹽、2顆雞蛋,煮成一鍋熱湯,那味道絕了。來一捆不?來就告訴你上哪能買到那蘿蔔。”
秀玲掩住口鼻往後退,“拿遠一點,我不吃芫荽,我受不了它那臭屁蟲味兒。”
芫荽,別名香菜,西漢時期從西域傳入的,莖和葉具有濃烈的香味,喜歡它的人,愛之如命,討厭它的人,避之如蛇蠍。
顯然,秀玲屬於第二種。
何雨柱並不打算放棄這個客戶,繼續推銷道:“那你嚐嚐菠菜。菠菜蛋花湯,含鈣、鐵、磷、鋅、維生素等,營養又美味,常喝對孩子身體好。”
秀玲雖然聽不懂那些繞口的名詞,但聽到對孩子身體好,就有點心動了,更何況,家裡人也挺愛喝菠菜雞蛋湯的。
何雨柱瞅出她的情緒變化,把盤子往前遞了遞,“嚐嚐看,味道滿意了,再談價格,不滿意,也甭耽擱各自時間。”
“行!”
衝這家攤子蘿蔔的爽脆口感,就知道盤裡的波菜味道差不到哪去,但真塞入口中時,秀玲還是被驚豔了一把。
菜葉滑嫩得像剛出鍋的水蒸蛋,清香甘甜,汁多鮮美,還一點都不澀。
她又插起一個菠菜根,塞進了嘴裡。
口感爽脆艮啾啾,很甜,而且越嚼越甜。
好吃的東西,的確會讓人上癮,秀玲理解了兒子一天不吃蘿蔔就想得慌的行為了。
秀玲放下牙籤,“波菜,怎麼賣的?”
何雨柱放下盤子,“一捆1毛錢,一人限買兩捆。”
秀玲目露震驚,“1毛,價咋不定到天上去?東單菜市場的波菜,一斤才賣5分錢,你這一小捆頂多半斤重。”
菠菜,一種耐寒極強的作物,-10-26度,都能生長,如此除了炎熱的夏季外,哪個季節都有菠菜上市,而且,波菜播種後30-50天就可以採收,是以市面上,它的價格比蘿蔔高不到哪去。
何雨柱嘴角微揚,“我還是那句話,你在東單把腳逛斷了,也尋不著同等品級的蘿蔔。”
這倒是一句大實話。
一月底休假時,秀玲專門跑東單菜市場逛了老半天,腳都磨出水泡了,也沒找到同等品級的蘿蔔。
秀玲低著頭,盯著攤布上紅根子、綠葉子、水嫩無比的波菜,末了,砸了一下嘴巴,“行吧,來一捆嚐嚐。哦,對了,上哪能買到那蘿蔔?”
何雨柱遞過一捆波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