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正好,微風不燥,陳平安、李雲曦與趙恬恬三人各自騎著一輛腳踏車,沿著鄉間小道悠然前行。他們的車後座上,用繩索緊緊綁著幾個裝滿清水的大塑膠桶,桶裡活蹦亂跳地裝著各式各樣的魚兒,大的、小的、銀光閃閃的鯉魚、鯽魚,還有幾條異常顯眼的草魚,在清澈的水中劃出一道道優雅的弧線,引得路旁的行人紛紛側目。
陳平安騎在最前頭,臉上洋溢著滿足而自信的笑容,不時回頭與後座的李雲曦和趙恬恬交換著眼神,那眼神中既有對今日垂釣成果的得意,也有與朋友共享歡樂時光的溫馨。李雲曦的長髮被微風輕輕吹拂,她一手扶著車把,一手輕輕拍打著身側裝滿魚竿的揹包,彷彿那些不僅僅是工具,而是他們探險的夥伴。趙恬恬則顯得更為活潑,偶爾停下腳踏,興奮地指著桶裡的某條大魚,與路過的孩童分享他們的釣魚趣事,引得孩子們瞪大眼睛,滿臉羨慕。
路上的行人們,不論是忙著歸家的農夫,還是悠閒散步的老人,亦或是追逐嬉戲的孩童,都不約而同地被這三位年輕人腳踏車上滿載的魚兒所吸引。他們紛紛停下腳步,指著那些魚兒,口中嘖嘖稱奇:“你們看,那三個人腳踏車上好多魚,肯定是他們自己釣的,太厲害了!”“是啊,還有那幾條大魚,得有好幾十斤重吧,真是好手藝!”這樣的讚歎聲此起彼伏,甚至有幾個小孩拉著家長的手,央求著下次也帶他們去釣魚,體驗那份收穫的喜悅。
隨著三人逐漸接近村頭的四合院,周圍的議論聲也愈發響亮。四合院裡的老人們聽聞動靜,也紛紛走出院子,站在門檻上,眯著眼睛,面帶笑意地望著這一幕,心中暗自讚歎年輕人的活力與手藝。
陽光的餘暉溫柔地灑在古老的四合院上,給這座充滿歲月痕跡的建築鍍上了一層金輝。陳平安、李雲曦與趙恬恬三人,騎著腳踏車,滿載而歸,車輪輕輕滾動在青石板路上,發出悅耳的聲響。他們的後座,依舊是那些裝滿活魚的塑膠桶,魚兒們在水中歡快地跳躍,濺起一串串晶瑩的水珠,為這寧靜的傍晚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剛轉過四合院的彎角,三人便看到了站在門口,一臉慈祥又帶著幾分好奇神色的閻埠貴——四合院裡德高望重的三大爺。閻埠貴身穿一件洗得發白的藍色布衫,手裡拿著一把蒲扇,輕輕搖曳著,彷彿正在享受這難得的閒暇時光。他的目光在第一時間就被陳平安他們車後那些活蹦亂跳的魚兒所吸引,眼中閃過一絲驚訝與讚許。
“喲,陳平安,你們今天這是釣了多少魚啊?看這桶裡的,得有幾十條吧!”閻埠貴笑眯眯地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親切與讚賞。他的聲音不高,但足以讓周圍的鄰居也聞聲而來,紛紛探出頭,好奇地打量著陳平安他們的收穫。
陳平安聞聲,微笑著停下了腳踏車,穩穩地將車停好,然後轉頭看向閻埠貴,臉上洋溢著自豪與喜悅。“三大爺,您過獎了。這確實是我們今天釣的,不過可不是什麼運氣好,而是我們三人合作默契,再加上這附近的魚兒確實肥美。您也知道,釣魚這事兒,耐心與技巧缺一不可。”陳平安的話語中透露出幾分謙遜與自信,讓人不禁對他刮目相看。
接著,他轉頭望向李雲曦和趙恬恬,兩人也微笑著點頭,眼中閃爍著對今天經歷的回味與滿足。陳平安繼續說道:“三大爺,我們現在得趕緊回家,把這些魚放好,養起來。不然這些傢伙要是死了,就可惜了。”
閻埠貴聞言,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他擺擺手,連聲道謝:“不用了,不用了,你們年輕人忙你們的。我就是看到你們高興,心裡也樂呵。”說完,他又輕輕搖了搖蒲扇,目送著陳平安他們三人將腳踏車推進四合院,消失在門後。
周圍的鄰居們見狀,也紛紛散去,但每個人的心中都留下了一份對陳平安他們三人今天收穫的羨慕與讚歎。而陳平安他們,則在四合院的院子裡,開始了他們新的忙碌與喜悅,將這份來自自然的饋贈,轉化為了家的溫暖與幸福。
陽光如同熔金般傾瀉在四合院的每一個角落,將古樸的建築染上了一層溫暖而神秘的色彩。陳平安、李雲曦與趙恬恬三人,推著載滿收穫的腳踏車,緩緩穿過四合院的中院,向著家的方向行進。他們的腳踏車後座上,不僅綁著幾個裝滿清水和活蹦亂跳小魚的塑膠桶,更引人注目的是,每輛車的後架上還用繩索牢牢固定著幾條異常肥美的大魚,銀光閃閃,在陽光下更顯得耀眼奪目。
這六條大魚,每一條都至少有三十斤重,它們或是鯉魚,或是草魚,身形矯健,鱗片緊密,顯然是剛從水中捕獲不久。陳平安他們三人小心翼翼地推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