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你也別太擔心。我們這個院子,地勢比較高,四周都有圍牆圍著,跟外面的街道是隔開的。而且,平時家裡基本上都有人在,無論是我在看書,還是你奶奶在做飯,或者是你師父在整理藥材,總有一個人會在院子裡。這樣一來,棒梗想要進來偷東西,難度可不小。”
奶奶趙翠花也點了點頭,補充道:“再說了,我們平時進出都記得關門,不會給陌生人留下可乘之機。至於棒梗嘛,他雖然調皮搗蛋,但應該還不至於膽子大到敢來我們院子裡偷東西。畢竟,我們這裡可不是他能隨便撒野的地方。”
師父蘇大夫則輕輕拍了拍陳平安的肩膀,語氣中帶著幾分安撫:“平安,你放心好了。我們三人加起來,可是有著豐富的人生經驗和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的能力。如果真的遇到什麼麻煩,我們會一起想辦法解決的。”
陳平安聽了爺爺奶奶和師父的話,心中的擔憂逐漸消散。他明白,只要有家人在身邊,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們都會一起面對,一起解決。
這個時候,四合院裡的氣氛變得微妙而緊張。夜幕低垂,家家戶戶的燈光透過窗戶,灑在青石板的小路上,映出一片斑駁的光影。四合院內的居民們,晚餐過後,並沒有像往常那樣聚在一起閒聊家常,而是各自圍坐在家中,低聲議論著同一件事——棒梗偷傻柱錢的事情。
“聽說了嗎?棒梗今天竟然敢去偷傻柱的錢!”李大媽的聲音透過門縫,帶著幾分驚訝和不滿。她的語氣裡充滿了對棒梗行為的不齒,也夾雜著一絲對傻柱的同情。
“可不是嘛,這孩子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王大爺搖著扇子,眉頭緊鎖,“以前只是覺得他調皮,沒想到現在竟然敢幹出這種事來。”
“唉,傻柱也是可憐,對人那麼好,結果卻被這樣對待。”趙嬸邊洗碗邊嘆息,“以後啊,咱們都得留個心眼,別讓棒梗隨便進家裡來。”
“對,對,得防著他點。”張叔附和道,“萬一哪天他也對我們家下手,那可怎麼辦?”
四合院內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居民們紛紛表示要加強對棒梗的警惕,防止他再次做出偷竊的行為。有的人家甚至開始檢查門窗是否鎖好,生怕棒梗趁著夜色潛入。
“不過話說回來,棒梗這孩子雖然調皮,但以前也沒幹過這種事啊。”劉嬸有些疑惑地說道,“怎麼就突然變成這樣了?”
“唉,還不是被家裡人慣的。”李大媽嘆了口氣,“賈家那幫人,就知道佔便宜,哪裡懂得教育孩子。棒梗在他們的影響下,能學好才怪呢。”
“說的是啊,孩子還是得從小教起,不然長大了可就來不及了。”王大爺感嘆道。
夜幕降臨,四合院內的議論聲漸漸平息,但居民們心中的警惕卻並未消散。他們知道,從今以後,不僅要更加註意自己的財物安全,還要時刻關注棒梗的行為,希望他能早日迷途知返,重新走上正道。而這一切,都成為了四合院裡一個新的話題,讓人們在茶餘飯後,多了一份思考和警醒。
這段時間,彷彿被歲月輕輕拂過,不留痕跡地悄然流逝。從1964年的春風拂面,到1965年,時間如同指尖的流沙,一眨眼便匆匆滑過。在這不經意間,陳平安也在軋鋼廠這片充滿工業氣息的土地上,度過了他人生中至關重要的大半年時光。
初入軋鋼廠時,陳平安還是個略顯青澀的年輕人,帶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憧憬。然而,憑藉著對醫學的熱愛和不懈追求,他迅速在軋鋼廠內嶄露頭角。陳平安的醫術,就像一股清新的風,吹進了這個充滿鋼鐵與汗水的世界,給工人們帶來了希望和溫暖。
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陳平安經歷了無數次的生死考驗。每當有工人因意外受傷或突發疾病被送到他面前時,他總是沉著冷靜,憑藉著自己紮實的醫學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一次又一次地將他們從死神手中奪回。無論是簡單的擦傷還是複雜的內傷,只要到了陳平安手裡,只要還有一口氣在,他總能想方設法地讓他們重獲新生。
陳平安的醫術在軋鋼廠內迅速傳開,成為了工人們口口相傳的佳話。每當提起他的名字,人們總是滿懷敬意和感激。他不僅治癒了工人們的身體創傷,更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真諦。
在軋鋼廠的日子裡,陳平安不僅醫術日益精進,更學會了如何與工人兄弟們打交道。他深知,在這個充滿挑戰和危險的環境中,工人們需要的是不僅僅是醫療救治,更是心靈的慰藉和關懷。因此,他總是耐心地傾聽他們的傾訴,用溫暖的話語和鼓勵的眼神給予他們力量。